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研究
冯哲叶 金瑛
1、天津绿缘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300110 2、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0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管理措施
1环境工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危害
1.1颗粒物污染
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两种类型的颗粒物具有多元化的来源,涵盖了工业排放、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建筑施工活动以及自然风蚀扬尘等多种途径。PM2.5的粒径小于2.5μm,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PM10的粒径为2.5~10.0μm,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这些微小颗粒物不仅携带有害物质,还能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多重威胁。
1.2气态污染物
在环境工程领域,气态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臭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二氧化硫主要源自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它在大气中转化为硫酸盐气溶胶,进而与酸雨共同作用,对环境造成破坏,并对人类呼吸系统构成威胁。氮氧化物则在高温燃烧过程中生成,它们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与其他物质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臭氧作为一种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参与的光化学反应中形成,其强氧化性可导致植物叶片受损及呼吸道刺激。这些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大气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其危害程度受污染物浓度、暴露时间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
1.3有机污染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化合物家族,涵盖了烷烃、芳香烃、卤代烃以及含氧有机物等多种成员。这些化合物在常温条件下表现出高度的挥发性,易于蒸发或转化为气态形式在大气中扩散。VOCs不仅是大气中的活跃成分,它们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显著的威胁,并且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它们是臭氧层破坏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关键前驱物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VOCs环境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增加癌症风险。在生态系统中,VOCs会引起植物生长受阻、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并通过大气沉降影响水体和土壤质量。一些VOCs还具有温室效应,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1.4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源自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和废物焚烧等人为过程。铅污染多来自冶炼厂;汞多来自煤炭燃烧和垃圾焚烧过程,其在大气中的存在时间较长,可远距离传输;砷污染则常见于采矿、冶炼和农药使用等活动。这些重金属进入生态系统,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铅对神经系统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汞以甲基汞的形式在食物链中富集,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砷具有致癌性,长期暴露可引发皮肤病变及多种癌症。
2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措施
2.1调整产业结构
鉴于当前大气污染物排放形势的严峻性,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核心策略。具体而言,必须优化工业布局,积极倡导并支持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产业实施限制性措施。必须借助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激发传统工业的新生机,实现技术革新,以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必须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倡导循环经济的优良习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显著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同时,应当积极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2.2加强工业排放监管
当前,正值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阶段,对工业排放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应对大气污染的关键环节。政府需迅速拟定一系列严格的排放标准,并持续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其符合既定规定。对于违反规定、排放超标的公司,政府应依法采取坚决措施,责令其进行整改,直至其排放达到标准。此外,政府应鼓励企业采纳更为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将环保表现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可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改善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加强工业排放监管,可以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为公众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2.3推广清洁能源应用
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显得尤为关键,这主要是因为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清洁的双重特性,它们的使用能够显著减少大气污染问题。政府机构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比如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此来激励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广泛使用。此外,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进而降低清洁能源的生产成本,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确保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包括但不限于电网的升级和储能设施的完善。实施上述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显著降低,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推广绿色交通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出行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推广绿色交通成为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策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力度,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以促进公众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进而改善空气质量。此外,自行车和步行作为低碳出行方式,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便利化,通过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区,保障出行安全,提高出行效率。通过这些措施,绿色出行将有效降低交通对大气的污染,为城市带来更加清新的空气和更舒适的呼吸环境。
2.5加强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
城市绿化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具备显著吸收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因此,政府机构应制定全面且细致的城市绿化规划,旨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并筛选种植具有高效空气净化功能的植物种类,如松树、柏树及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此外,对于现存城市公园、绿地及防护林带,必须强化保护与管理策略,确保这些绿色空间持续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针对已受损的生态环境,政府与环保组织应积极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例如湿地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等,以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空气质量。通过执行这些综合性措施,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将逐步成为防治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的关键途径和手段。
3结语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策略,分析了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带来的环境风险,涵盖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业排放的严格监管、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绿色交通的倡导、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的加强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升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卞刚刚.城市环境管理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的途径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1):45-47.
[2]王海榕.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1):122-124.
[3]李飞飞.新形势下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策略探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