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线上线下相融合辅导答疑教学策略
罗春梅
三明市尤溪县梅仙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初中数学课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传统辅导答疑模式由于时间与空间因素均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而线上辅导虽便捷,却缺乏深入的人际沟通;线下辅导互动性强却难以记录过程。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给我们提供的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科技手段将二者串联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新生态。在辅导答疑环节,如何有效利用融合模式实现从解答问题到培养能力的转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阐述三项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技术赋能构建无缝衔接的辅导答疑环境
技术工具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无缝学习支持系统的基础。其目的在于打破线上线下的学习边界,使学生不管在哪个时间、地点、状态下面临数学问题,都有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机会。教师有义务统筹多元化的数字工具,去建立标准解题路径。在线下实体端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入、细思精讲、情感交互,而在线上端,主要处理的业务就是预订咨询解答、问题提交与同步聊天。上述两种整合运行保障了解答工作有序、连续进行,由单向的应答工作延伸为持续的学习旅程。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内学生的数学问题建立答疑群,当学生在家中遇到较为复杂的二次函数应用题时,拍照传题并附上自己的解题思路发在群里,然后教师或其他群友可以给出初始的文本或者语音式指导。若问题具有普遍性,则老师可以制作视频讲解关键步骤。到第二天线下课堂,老师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过程中的关注度高问题,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更多的变式练习和小分组讨论。这样的方法既保证了问题的即时反馈,又能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回馈。
二、数据驱动实现精准个性化辅导干预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能够沉淀丰富的学习数据,为个性化辅导提供科学依据。传统线下答疑主要是基于老师实践经验和记忆力,不能一劳永逸地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解题短板。而平台能自动搜集学生的提问次数、难题类型和常见错误知识等资料,经过分析,能了解到全部班级状况,及每位同学的差异情况,实现变被动等待解答问题为积极跟进帮助答疑解惑,并且化宏观和微观,区别不同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辅导的精准度和效率。
教师利用线上作业平台布置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题作业。系统自动生成学习分析报告,指出该题目有一个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问题且难度较高的习题错题率很高。同时,我们观察发现有的学生是针对相同的判断定理反复地犯错误,而有的同学是写解答过程中逻辑混乱。看到这些数据分析,教师针对所教学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集体教学环节进行处理,学生在课后利用平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小视频教学和专门的练习习题。一周后,我们再次使用该类题目来检验辅导效果。基于数据分析的教育干预使教育更加精准和高效。
三、互动深化,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协作能力
高效地辅导答疑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思想的碰撞、能力的培养。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型的出现,给我们提供构建多层次交互环境的可能,使“教师一人答疑”变成“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解疑答问”的协作社群。线下,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团队会诊堂来促使学生互相释义,培育“小老师”;线上,我们可以提供更加开放、非实时性的交互场所。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论坛或是微信群中的“问题-抢答-评价”系统,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发声、解疑释问、异解分享。而教师不再是“一个答案提供者”而是“一个互动设计组织者、引领者、激励者”。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满足,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教他人的过程中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
教师在线上平台发起一个“每周一题”的挑战活动,题目是一道有多种解法的几何证明题。学生被要求不仅提交最终答案,还要录制一段短视频或撰写文字,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所有学生的解答都匿名或署名展示在平台论坛上,大家可以互相观看、点赞、评论(“这个方法很巧妙,但我没想到这条辅助线”)或质疑。教师在线下课堂中,选取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解法(包括正确和典型的错误解法),组织小组进行辩论和评议:“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洁?为什么?”“这位同学的错误根源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的价值被最大化:线上环节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多元表达,线下环节则通过深度互动将思维引向更深层次。学生不再仅仅关心“答案对不对”,而是开始思考“怎样解更好”“为什么可以这样解”,真正实现了从解题到“说题”“品题”的升华,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之,初中数学的线上线下融合式辅导答疑是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积极拥抱技术,树立数据意识,重新定位自身角色。通过构建无缝衔接的环境、实施数据驱动的干预、设计深度互动的活动这三项策略,能够将辅导答疑从一个被动的教学环节转变为一个主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提高了答疑效率,更呵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小阳 . 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4,(06):10-12.
[2] 王丽萍 . 混合式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32):26-28.
[3] 陈学红 .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 [J].天津教育 , 2022(22):3.
[4] 孙抒文。轻智课堂,为高效教学插上翅膀——初中数学 " 线上线下 " 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J]. 数学教学通讯 , 2022(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