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杨新萍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水务局 甘肃省兰州市 730200

摘要: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具有灌溉、排水、防洪和生态保护等功能。近几年,随着我国对乡村水利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也越来越多,这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其效益的发挥。在此背景下,需要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等多种因素,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管理中还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此进行积极的探讨,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利用它的优点和功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

1、助力农业生产

农作物生长需要水分,因而对农作物的种植而言,用水的充足与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缺乏水资源的困境,因而农业用水需求极其重要,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区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缺水问题。但是通过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应用,可以解决农业用水的短缺问题,并且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改善和提升,以此保证农业活动的顺利推进,促进农业的发展[1]。

2、改善农村环境

加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可以使大气和水体的接触面积得到极大地扩大,从而使大气的湿度得到改善,同时也有利于周围植物的生长,逐渐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另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当地的动植物生存条件,保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助力农民增收

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很好地缓解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紧缺的矛盾,有助于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促进农民的收入。此外,还可以缓解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冲击,达到优质的产量稳定性,保障农户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由于受到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个方面的制约,乡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诸如: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认知不足,管理体制的实施不力,以及未将其纳入法规规章中,以及管理基金的配套无法及时到位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关键。

2、维护资金不充裕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养护与管理,离不开充足的管理资金费用,若资金不充足势必会影响养护管理的效果。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长期出现“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一般只注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而忽视了其建成后的养护管理,造成养护经费不足[2]。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造成了维修基金不足。由于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农户对养护工作的热情较低,乡村小型水利工程养护经费的渠道比较单一,很可能造成经费不足。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成效不佳。

三、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营造科学管理氛围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户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1)强化科技治理,采取直接走访、发放资料、电视广播、手机推送等手段,让广大农户明白,乡村的发展各方面都需要有乡村的水利设施,要对乡村的水利设施进行关爱,让它在水产养殖、农田灌溉、增强除涝、防洪除害减灾等领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公众对水利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方面的宣传,从上到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了解、关爱水利建设的良好气氛。(2)实行科学的治理措施,抓好水利设施的施工、监理和维护工作的落实。要真正转变“重施工而不重管理”的状况,既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又要重视施工后的监督。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设施,可以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将其外包给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其以后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2、保障维护资金充裕

管理养护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以往经验来看,造成管理养护经费不足的最重要因素是经费的来源比较简单,因此,必须要主动拓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资金的来源,并将更多的社会资本纳入到乡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经营管理中,确保维护资金经费充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要根据我国中小型水利建设的需要,增加资金的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关注,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同时,应加大对维修经费的监督力度,保证维修经费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浪费等问题。此外,要扩大投入的主体,使投入的主体多样化,扩大养护经费的来源。地方政府应采取政策导向,鼓励民间资本主动投入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中,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吸引企业等社会组织主动投入,从而缓解养护经费短缺的问题。另外,还可以为大部分农民制定土地使用补贴等激励措施,激励农民参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中,以此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

3、加强维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效,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养护和管理团队。(1)要重视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数目越来越多,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养护管理团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主动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让他们来带动整个养护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引进方面,要对引进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知识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确保符合新时代乡村水利发展的需要。(2)对于目前管理人员来说,要加大其教育和训练力度,建立健全的训练体系,以保证训练的成效。对此,有关单位应制定一套长期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等方式,使当前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地转变工作观念,创新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实际经验,对其进行持续的优化与完善,使之更好地满足乡村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开展与国外及区域的交流与协作,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促进我国乡村小型水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5(6):143-145.

[2]高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29(3):168-169.

[3]裴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46(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