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的教学路径
黄杰
南昌交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作者简介:黄杰(1978—),男,汉族,江西上高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江西红色基因传承结构模块教学研究(课题编号:SZZX22119);2.南昌交通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江西红色基因传承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核三翼”结构模块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JJG2022-5)。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在传授外语应用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将西方文化教学引入了英语课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然而,作为中国学生,更需要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历史人物与事件、红色文化等,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由于英语教学语境的特殊性,使得许多课堂缺失中国文化,需要加强研究与改进。文章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侧重点进行了高效英语课堂教学路径探讨。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英语;现状问题;改进策略
1江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的意义
红色基因是塑造学生中国心的“根”与“魂”,是促使学生具有“国际眼”的重要媒介。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高校英语课程也需“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就要求高校英语老师需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将英语教出“红色思政味”,实现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意识培育,与课程思政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旨归达成层面有着高度契合性。把江西红色基因要素依托英语学科转变为特色思政教育资源,一来可以务实理论基础,推进红色基因在资政育人维度的有效传承,为相关研究做了有益理论补充。二来,基于文章的所拟路径,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英语思政教育优势,用江西红色基因强大感召力凝聚共识并以英语课程思政形式呈现出来,有效擦亮学生精神底色,增强高校英语思政教育辐射力,使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江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的现实问题
针对“高校英语现行的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方式、红色基因思政内容在现有英语课程教育中的比重”、“师生对红色基因教育形式的创新期望值排序”等问题,研究组展开了充分的调查,通过检视江西红色基因传承与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发现英语课程思政协同江西红色基因传承的教育存在几点阻碍因素:
2.1缺乏统筹规划
基于“高校英语现行的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方式”问题回复的整理,可知当前英语课堂主要采用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包括嵌入式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法、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等,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但当问到“红色基因在英语课堂上的融入情况”时,有一些回复如下:“英语课在这一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红色文化资源和英语知识存在脱节、联系不密切的问题”、“英语课堂上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与思政课堂上的红色文化内容重复,这降低了我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将红色基因融入英语课堂上,存在教学目标模糊、缺乏统筹规划问题,相关课程的设置未有统一的指导方针,导致教师在授课时难以把握重点,进而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2.2教材红色文化内容偏少
研究结果分析得知,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侧重于语言技能的培养,且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多以西方文化为主,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呈现,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与红色基因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围绕教材讲解为主,缺乏红色文化素材引入的灵活性,使得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学习兴趣。
2.3教学内容设计陈旧
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程设计时容易受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难以将红色基因与当代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深入的思想共鸣。为此,高校需要坚持更新教材,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并加强相关的培训,助力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
3江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
3.1优化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在英语阅读课程中,选取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相关的英文文献作为阅读材料;在英语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撰写关于红色文化的英文文章;在英语口语课程中,组织学生用英语讲述红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3.2创新教学方法
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扮演革命历史人物,用英语演绎红色故事、分析红色文化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或微电影拍摄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3组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江西的红色文化遗址,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并用英语进行讲解和交流。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英语角活动,邀请外籍教师或留学生参与,促进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3.4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
教师是红色基因融入英语课堂的关键。高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同时,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如红色文化英文读本、红色故事英文视频等,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以江西X高校为例,该校在英语课堂中开展了“红色文化+英语”的教学改革。在阅读课程中,教师选取了《井冈山精神》英文版作为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在口语课程中,组织学生用英语讲述井冈山革命故事;在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并用英语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能力,还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将江西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等,能够有效推进红色基因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英语应用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持续探索红色基因融入英语课堂的优化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法丽.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研究 [J]. 海外英语, 2024, (23): 97-99.
[2]王晓丽. 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N]. 中国旅游报, 2024-10-30 (004).
[3]曾艺,黄婉彧. 赣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研究 [J]. 现代交际, 2021, (15):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