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作者

罗宝山

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 637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三全育人”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以其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数学教学,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能为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以下对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背景;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三全育人”理念正深刻地重塑着职业教育的格局。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使命。数学学科作为中职课程体系的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开展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与实践体系。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强调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包括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都应树立育人意识,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品德教育。例如,后勤人员以优质的服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良好品德。全程育人要求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成长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毕业时,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全方位育人则是指育人工作要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家庭要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社会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效果评估

(一)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评估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对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效果进行评估时,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的变化是重要指标。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后,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便证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在讲解函数知识时,引入我国航天事业中利用函数模型进行轨道计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国家重大科技领域的应用。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更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动力。原本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完成课后作业。

(二)学生价值观与品德塑造评估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评估时,可以从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思政元素是否发挥了作用。比如,在团队合作完成数学项目时,思政教育强调的团结协作、责任担当等价值观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若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分工明确,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说明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取得了成效。再如,在面对数学难题时,学生表现出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这可能得益于思政教育中对奋斗精神的弘扬。

(三)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评估

除了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评估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效果的关键。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以数学建模活动为例,在思政元素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可以评估课程思政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说明课程思政实践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是有效的。

三、三全育人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中的实施策略

(一)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中实现全员参与是关键。这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还需要学校其他人员共同配合。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后勤人员可以通过维护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列知识时,可以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列的研究成果,如杨辉三角,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班主任可以组织与数学学习相关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数学的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学校图书馆可以购置一些与数学史、数学家故事相关的书籍,供学生借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全员参与,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网络,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全程渗透,融入教学各环节

全程渗透意味着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中职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课程导入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入与思政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中,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比如,在讲解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以环保问题为例,让学生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分析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函数的应用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思考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全程渗透,让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三)全方位拓展,丰富育人载体

全方位拓展要求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中采用多种育人载体,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制作数学思政微课,上传到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组织数学社团活动,开展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让学生参与社区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让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全方位拓展育人载体,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思政教育的机会,提高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结束语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们应持续探索和完善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法,不断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育人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傅永久.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路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4,(29):66-68.

[2]邱巨虎.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数学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12):22-24.

[3]林文清.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教师,2023,(27):39-41.

[4]吴姗.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数学加入思政元素的慕课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4):181-183.

[5]狄彩近.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数学的教学创新实践[C]//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23智慧城市建设论坛广州分论坛论文集.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