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山区技工院校历史课堂提升浅析

作者

陈炽东

兴宁技师学院 514500

摘要: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山区技工院校而言,历史课程不仅是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的关键环节。然而,受制于地域、资源、师资等多方面因素,山区技工院校的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将针对山区技工院校历史课堂的提升策略进行浅析。以期实现理想效果,不断促使学生进步以及历史课堂的高效、高质。

关键词:技工学校;历史;课堂提升

由于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信息交流相对滞后,导致师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限,难以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再加上受制于地域和经济条件,山区技工院校的历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甚至部分山区技工院校的历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基于山区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详细探讨有关历史课堂的提升策略,以期实现学生处于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背景下,不断进步的目的。

一:搭建框架,强化时空观念

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相互交错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很难理清历史发展的次序,造成时间与空间的混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构发展的架构,加强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要对学生进行时空概念的培养,就是要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确定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明确历史人物的事迹与功过,把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都弄清楚,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历史内容时,通过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文化传承等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介绍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包括城邦制度、公民大会等。随后讲解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如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分析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如对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启示等。其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导入、新课讲解、课堂互动、小结等教学步骤。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文化传承等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讲解环节,重点讲解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公民大会、议事会等政治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讨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优缺点、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话题。同时,可以邀请学生扮演古希腊公民,模拟公民大会的议事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古希腊的政治运作方式。通过上述教学方式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充分发挥个人魅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要多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也要根据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知己,极大地减少了师生间的障碍,让学生通过喜欢上任课教师而爱上学习历史。

(二)将情感带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课讲述了在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与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吸取到历史的教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感情感受,特别是对现代史的学习,让他们知道了这段耻辱的历史,从而培养出一种为国效力的情怀。就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内容为例展开教学,可以通过突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抵抗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述当时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和牺牲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等问题,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等。最后,在讲述完八国联军侵华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和教训。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活跃的环境比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要好得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也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对课本中的一些问题展开全面的探讨,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新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内容预先设置有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查找有关的材料和答案。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参与,打破以往“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一起讨论问题,并在讨论中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理解,达到了教学互相学习的目的。当然,这个沟通交流的方式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教室气氛变得更好,更多的是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促使学生进步和思考,从而达到历史课堂效率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讲解有关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历史内容时,教师需明确设定互动目标,如理解政治制度的确立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等。目标明确后,课堂上的每一次互动都将围绕这些目标进行。采用讲授、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另外,可以就“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劣”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中需要收集资料、组织观点、表达思想,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是文化的积淀。在山区技工院校中,历史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熏陶。所以通过上述针对性的历史课堂提升策略,不但可以全面化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培养具有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的学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娟过. 历史视听教材在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下一代,2022(9):103-104.

[2] 焦俊虎.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初探 ——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例[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