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作者

吴香梅

沅陵县借母溪乡筒车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4196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到数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本研究从跨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向着更加开放、多元、创新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近年来,跨学科融合教学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跨学科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其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局限性

(一)学科孤立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数学学科内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学科孤立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限制了他们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只能在数学的框架内理解问题,而无法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实际情境中,从而影响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同时,缺乏实践操作和真实情境模拟的教学活动,也使得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影响了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一)数学与科学融合,激发探索兴趣与培养实验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跨学科融合的理念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以四年级下册中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章节为例,这一章节的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将其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科学实验,如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重量或体积,让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来计算结果,例如,在测量教室的长、宽后,学生可以计算出教室的面积,进而理解小数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实验中,教师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工具,如卷尺、电子秤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学生需要记录下每一次测量的数据,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小数加减法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环保领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来计算不同物品的回收率和利用率,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家庭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计算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比例,进而提出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建议,通过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教学,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数学与语文结合,提升表达能力与培养人文素养

数学与语文的融合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章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数学故事或应用题,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融入其中,在编写数学故事时,学生可以创作一个关于分披萨的故事情境,故事中,主人公需要将一块披萨平均分给几个朋友,但每个人分到的披萨大小不同。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来计算每个人分到的披萨份额,并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分数的应用。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在编写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创作题目。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道关于家庭预算的应用题,通过计算家庭收入和支出来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来计算各项开支的比例和总额,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在数学与语文的融合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自己编写的数学故事或应用题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还能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寓言故事、古诗词等,引导学生从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元素,如比例、数量等,并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些元素在故事中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学习方式与拓展学习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在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来绘制圆形,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圆形的周长和面积与半径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形的几何性质,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游戏通常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一些在线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与圆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圆形的周长、面积等。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圆形几何性质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除了几何画板和在线数学游戏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例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学课程和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时间安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三、结语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不仅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数学与科学、语文、信息技术的融合,我们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验精神、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在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小学数学教学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致洁.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究[J].数学之友, 2024(20).

[2] 林玉春.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融合的策略[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