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做一名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的初中班主任

作者

周映璇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峡山初级中学 515144

近年来,受私立学校教育冲击,公办初中在生源数量及整体素质上呈下降趋势。我所在的是一所落后的乡镇公办初中,学生家庭经济一般,少数为外来工子女或从私立学校转学的学困生。学习上,少数学生自觉进取,渴望以学业改变家庭现状;但多数学生则自学能力弱、自制力差,因目标不明而动力匮乏,常将时间耗费在学业之外,滋生厌学、懒惰、自卑、浮躁等不良习惯。

面对这一群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措施尤为关键,善于倾听学生心声便是一种管理智慧。“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的时代已渐逝去。现代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促进者和指导者,主张学生自学、教师旁观指导,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当代青少年思想开放、个性鲜明、思维敏感、观念求异,渴望被尊重和赞赏,十分在意他人评价。对此,作为成年人,我们应“少说教,多倾听”。从“说教者”转为“倾听者”,沟通需从心开始。合格的教育者必先做真诚的倾听者。倾听是尊重学生的艺术,能拉近师生距离,更能深入了解学生动态,为科学管理班级、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因此,班主任学会倾听学生心声意义重大。

但“只要班主任愿意听,学生就愿意说”吗?答案是否定的。“倾听”是师生交流的互动环节,做善于倾听的初中班主任,需讲究技巧和方法。

一、尊重学生,做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倾听者”

班主任并非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或人人膜拜的上帝。教育教学中,初中班主任应正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整体素质欠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全面了解其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掌握初中生特性,树立正确的班主任观和学生观,因材施教。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强大潜能,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帮助。教育学者魏书生曾说“尊人者,人尊之”,人心如高山,你向对方心灵呼喊什么,对方就会回应什么。与学生交流时,班主任应放下庄严姿态,从“说教者”转为“倾听者”,与学生地位平等,真诚听取心声。要从学生角度看问题、达成共识。唯有尊重,学生才愿放松警惕,愿意诉说。倾听时,班主任还需以眼神、表情、手势等肢体动作表达支持、肯定或鼓励。

二、赏识学生,做与学生交心的“倾听者”

初中生思想时而成熟时而幼稚,感情时而欢喜时而忧愁,理想时而崇高时而稚嫩,但并非“朽木不可雕也”,他们需要肯定与赞赏。不少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未达标便“恨铁不成钢”。学生有独立意识,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只是多数班主任停留在说教,未俯身倾听。

面对有特性的初中生,班主任要知晓其需求与想法,走进他们,真诚交流、多倾听,主动交友、征求意见,这样学生才会交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交心不难,难在班主任是否以赏识眼光、真诚之心交往。做交心的“倾听者”,循序渐进,每一次鼓励能给予学生自信、拉近距离;每一次肯定能给予学生荣誉、增进感情。

班里的小张是个学困生,上课爱走神,作业常拖沓,但体育很好,尤其擅长跑步。一次校运会前,他主动报名 1000 米跑。当任班主任的我在班会课上特意说:“小张主动为班级争光,这种积极性特别好,相信他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比赛时,我在场边为他加油。最终小张拿到了亚军,班里同学都为他鼓掌。后来我借此机会说:“小张在跑步上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只要把这份劲头用在学习上,一定也能进步。”之后,小张上课走神少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了,遇到难题还会主动问同学。他私下对同桌说:“老师居然夸我了,我不想让他失望。”

三、服务学生,做与学生同进退的“倾听者”

“一个巴掌拍不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级管理的成效,取决于班主任的引导与学生的配合。

要让班集体团结奋进,班主任需要有服务精神。学生遇问题时,及时倾听、分析、解决;遇困难时,听取诉求、援手共渡;提意见时,虚心接受、共护集体,这样的班集体必能进步。服务是相互的,班级如同大家庭,家长爱护孩子,孩子自然孝顺。班主任对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倾听、服务,学生自会与之同进退。如对待外来工子女,可借助“方言沟通助手”“家庭情况匿名问卷”;对学困生,可建立“一对一倾听日记”,减少其心理压力。

四、拓宽倾听渠道,做与学生有默契的“倾听者”

互联网时代,沟通渠道更宽广、手段更先进。师生交流除面谈外,还可利用QQ、微信、邮件,甚至书信等。

我的一次亲身经历验证了拓宽倾听渠道的必要性。一次法制安全教育班会课,我让学生看视频,中途离开 10 分钟,返回见一学生在多媒体平台准备放音乐,便责怪他、批评全班,罚写 600 字检讨书。当晚,学生或当面、或发信息、或 QQ 留言说明:此前已有同学播放音乐,被撞见的学生刚到讲台未播放,却被当成主谋。这件事引发了我的反思,因未及时倾听产生误会。调查清楚后,我在班里表扬了反映问题的学生,向全班道歉,将“检讨书”改为“观后感”,同学们释然,有人表达“老师辛苦了”“加强自制力”等心情。此后,笔者更坚信应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拓宽渠道,并承诺第一时间回复解决问题。

有些话学生不便、不敢当面说,可通过其他渠道表达,这能拉近师生距离、让班主任掌握学生动态,还能形成默契。因此,拓宽倾听渠道很有必要。

总之,对乡镇初中而言,倾听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建立信任的关键,能帮助外来工子女融入集体、学困生重拾自信。倾听是教育艺术、职业素养、管理智慧,更是爱学生的境界。班主任既要学会倾听,更要善于倾听,巧妙化解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发展。班级管理缺的不是说教,而是多倾听,因为沟通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 .《做最好的班主任》[M]. 北京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2.

[2] 张海波,黄传慧 .《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网络表达与师生沟通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22(5):86-90.

[3] 王华东 .《乡镇初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困境与对策》[J]. 基础教育参考,2023(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