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研究

作者

刘慧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思政课是大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课程,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学发展方面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结合当今网络科技的发展现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以期有效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认同感,有效提升新时代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政课教学;德育教育

课题: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研究》结题论文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网络科技的便捷性、资源的丰富性等优势在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学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可以实现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送、有序衔接和教学资源的智能化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交互式体验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课堂互动性,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二)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优势,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难免会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例如,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操作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交往主体的网络素养不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也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人工智能会产生依赖,造成教育伦理问题,还有学者认为西方不良价值观念存在潜在的渗透,技术局限会导致误导性输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学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是当前学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

(一)加强数据安全与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网络安全是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确保大中小学各个学龄段学生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是确保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保护机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防止教育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加强大中小学各个学龄段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防范技术滥用和误导性信息的传播,营造环境清朗、风气正派的网络育人空间。

(二)推进个性化教学与智能化评估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和学习路径的智能化规划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发现问题,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准确了解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和和学习建议,更好地实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建立智能化的教学评估体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更好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调好的数据支撑,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程,也有助于学习者优化学习方法,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促进思政课程内容的创新与丰富。它能够根据教学需求,自动生成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该技术还能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拓宽教学资源与平台

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分析,整合和优化不同学龄段思政课教学资源,为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资源平台创造良好条件。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共享,提高不同学龄段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强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提升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效果。学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和教学资源,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不同年龄段受教育者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

(四)强化师生智能素养培养

针对当前各个学龄段师生群体存在的智能鸿沟问题,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智能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组织丰富的交流活动,显著提高不同学龄段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以及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此外,应鼓励各个学龄段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不断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形成一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育人氛围。这样不仅有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还能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构筑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意识形态敏感性和警惕性。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强化技术监控,加强对西方不良价值观念的防范和抵制,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安全屏障。通过思政课教学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引导不同学龄段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筛选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辨识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教育者还需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发展相契合,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优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教育主体从数据安全与伦理建设、个性化教学与智能化评估、教学资源与平台拓宽、师生智能素养培养以及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构筑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网络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勇于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