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通过英语分级阅读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作者

俞书香 孙利纳

洛阳市洛龙区教师发展中心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0 洛阳市张衡街小学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0

“本文系河南省第五批以分级阅读促进中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专项课题”《以英语分级阅读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FJYD22012)研究成果

摘要:本研究以英语分级阅读为切入点,探索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构建“三维四阶”培养框架:在阅读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延伸阶段提升思维品质的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等,同步构建家校协同机制,通过亲子共读培育思维的独创性。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思维品质提升策略;“三维四阶”培养框架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英语分级阅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逐步提升语言能力,同时为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途径。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阅读准备阶段提升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1.激活背景知识

小学生的认知储备虽有限,但其生活经验和碎片化知识可转化为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如阅读与动物相关的分级读物时,我们展示动物实景图片(视觉刺激),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其特征(语言输出),同时引入简短视频片段呈现动物行为(动态认知输入),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阅读内容建立关联,对新知识产生对比和分析,为批判性思维的启动奠定基础。

2.预测与假设

预测与假设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如阅读《The Magic Tree House》(《神奇树屋》)一书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的树屋和两个孩子形象,推测故事场景;通过题目“Magic”隐含的超现实元素推测叙事类型;通过影视作品中树屋的象征意义,推导情节发展可能性。这种预测与假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3.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在阅读前提出问题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如阅读《The Caterpillar》(《毛毛虫》),我们引导学生针对文本主题、人物、情节等提问,“毛毛虫为什么总是很饿?”“毛毛虫最后会变成什么?”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思考,也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深入理解文本提供了方向。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思维的批判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阅读实施阶段提升思维品质的逻辑性

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是指个体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合理性。在绘本阅读中提升思维的逻辑性需要遵循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语言学习特点,构建系统性训练框架。

1.构建层级化实施框架

逻辑性培养层级化的实施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我们阅读含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重点训练“事件链”逻辑;第二个层次是提升层,我们阅读含对比结构的绘本《City Mouse and Country Mouse》,聚焦比较逻辑;第三个层次是拓展层,我们阅读简单议论文绘本《Why We Need Trees》,培养论证逻辑。

2.依托四阶思维发展模型

我们围绕阅读主题的探究项目,依托四阶思维发展模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绘本《The Three Little Pigs》为例:

信息解码阶段:设计有梯度的任务,如:任务1圈出表达观点的词汇,任务2用不同颜色标注事实与观点,任务3绘制“角色行为-结果”因果关系图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对信息进行解码,理解绘本大意。

逻辑重构阶段:利用分组拼图的活动,将故事图片打乱让学生重新按照逻辑进行排序。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内化思考文章的语言结构,识别作者观点和依据。

批判反思阶段:鼓励批判性思考是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创设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和反思,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故事中的假设是否成立等。

创新表达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观点。通过互相倾听和辩论,学生能够学会逻辑地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思想。

3.搭建思维发展的认知脚手架

渐进式的问题链设计:如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逻辑链:What did he eat on Monday?(事实提取)Why did he get a stomachache?(因果推理)If he ate only leave, would he become a butterfly faster?(假设验证)

跨模态逻辑强化:选用听读结合的形式,如听对话排序、读写迁移、用流程图复述故事、改编结尾或者发挥想象进行创编书写等。

可视化思维工具:如标注故事发展关键点的时间线,主问题为鱼头,分原因为鱼刺的鱼骨图,用图形符号表示决策路径,将隐含的逻辑关系通过图标清晰外显。

总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更是建构故事逻辑,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阅读延伸阶段注重提升小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1. 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语分级阅读中,我们结合阅读材料,设计相关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如阅读完一系列关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分级读物后,我们让学生以“世界文化之旅”为主题,开展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并制作成手抄报或小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英语阅读和收集信息,还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 组织阅读分享

在英语分级阅读中,定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例如阅读《The Little Red Hen》后,学生们围绕故事中的角色展开讨论:有的认为小红母鸡勤劳又独立,自己动手完成了播种、收割、做面包的全过程;也有学生提出,故事里其他动物一开始不帮忙,最后却想分享面包,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老师追问:你们会怎么做呢?通过读后交流,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优化思维结构。在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四、家庭阅读阶段注重提升思维品质的独创性

家庭阅读通过多元化阅读材料以及一对一的家庭交流方式,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还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的独创性。

1.阅读多元化

英语绘本阅读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不同主题、文化背景和学科知识,家庭中的多元化的阅读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事物,接触到广阔的世界,从而拓宽思维视野,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助于培养他们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

2.亲子多交流

在阅读《I Love Birthdays》中,家长与孩子扮演不同角色,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故事创编表演。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促进了其同理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提高其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总之,通过英语分级阅读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构建“三维四阶”培养框架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思维发展空间,促进了其思维品质和核心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匡晓娥.大观念视域下英语分级阅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No.1156(01):79-81.

[3]骆媛媛.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小学生(上旬刊),2025,No.957(02):139-141.

[4]施玲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5,No.956(01):133-135.

[5]朱凤霞.巧用绘本阅读,助力小学英语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25,No.1302(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