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及效果综述

作者

甘泉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摘要:本文综述了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干预等多种方式,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适合各类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轻度高血压患者。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心理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甚至可能减少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本文将详细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一、饮食干预

(一)减钠增钾

1.减少钠盐摄入

减少钠盐摄入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一步。高血压患者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6g以下。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这类食品往往含有较高的隐形钠;限制外出就餐的频率,因为餐馆的菜肴通常口味较重,钠盐含量较高;同时,选择低钠盐作为日常调味品,也是有效降低钠盐摄入的有效手段。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2.增加钾盐摄入

增加钾盐摄入是高血压饮食干预中的另一项重要措施。钾盐不仅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还能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有效降低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注重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钾盐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新鲜水果,以及菠菜、西红柿等绿叶蔬菜。这些食物不仅富含钾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1]。

3.低脂饮食

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升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坚果等。还有DASH饮食,富含新鲜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禽肉、鱼、大豆和坚果,少糖、含糖饮料和红肉,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水平低,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二)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在高血压管理中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而言。这类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干预等方法来减轻体重,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健康的范围18.5-24.9之间。此外,腰围过大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关注体重的同时,也应严格控制腰围,建议男性患者将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患者则将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运动干预

(一)有氧运动

运动干预是高血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氧运动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有氧运动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还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整体身体素质。同时,它还能有效减少体重,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参与有氧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者选择进行75分钟的剧烈强度有氧运动,如快速骑车、跳绳等,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益。

(二)抗阻力运动

除了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也是高血压管理中值得推荐的一种运动方式。通过进行抗阻力运动,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基础代谢率,还能进一步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抗阻力运动,每次锻炼应全面覆盖主要肌肉群,如腿部、背部、胸部和肩部等,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2]。

(三)避免久坐

避免久坐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已被证实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坐姿,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可能加剧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积极避免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进行简单的伸展或走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压力。这种习惯不仅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三、心理及其他干预

(一)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高血压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心理及其他干预措施。吸烟不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更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会严重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立即采取行动戒烟,随着戒烟的成功,血压水平往往会逐渐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降低。同时,过量饮酒同样会对高血压病情产生不利影响,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酒精摄入,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以维护身体健康。

(二)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的问题,如激动、焦虑、紧张等,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异常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实施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放松训练、情绪管理等,对于帮助高血压患者保持情绪平和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方法,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血压的稳定管理打下坚实基础[3]。

(三)生活规律

生活规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确保每晚最迟不超过11点入睡,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过度劳累引发血压急剧上升,增加心脏负担,从而避免或减缓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人生。

四、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干预等多种方式,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适合各类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轻度高血压患者。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也应作为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血压的良好控制和病情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前艳.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护理效果[J].现代养生,2024,24(13):1018-1020.

[2]唐丽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J].百科知识,2024,(12):36-37.

[3]罗娜,伍红丹,向玉桂.生活方式干预在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1,34(0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