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音乐渲染与绘本情境创设: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法探索

作者

史振娟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幼儿园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在幼儿教育的广袤领域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既富有吸引力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于音乐渲染与绘本情境创设在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法中的应用,深入剖析其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幼儿园教学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幼儿在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音乐渲染;绘本情境创设;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法

在幼儿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创新始终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音乐与绘本作为幼儿教育中极具魅力的教育资源,各自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将音乐渲染与绘本情境创设有机融合,构建沉浸式融合教学法,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学习平台。这种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在语言、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音乐渲染的教育价值

(一)情感激发与共鸣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其独特的旋律、节奏与和声体系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幼儿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幼儿园教学中,当选用契合教学主题的音乐时,其效果立竿见影。比如在开展 “快乐的节日” 主题教学时,播放《幸福拍手歌》,欢快活泼的节奏瞬间让幼儿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身体也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摇摆,愉悦情绪被充分唤起。而在午睡环节,轻柔舒缓的《摇篮曲》则像一双温柔的手,安抚着幼儿的身心,帮助他们放松下来,进入甜美的梦乡。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至关重要,幼儿能借此深入体会教学内容里的情感,像是在学习关于友情的课程时,配合温暖的音乐,他们更能理解友谊的珍贵,从而增强情感体验与感知能力,使内心世界更加细腻、丰富 。

(二)语言能力促进

音乐与语言如同亲密无间的伙伴,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众多儿歌、童谣歌词简洁明了,且富有韵律,恰似为幼儿量身定制的语言学习素材。像《两只老虎》,歌词简单重复,旋律朗朗上口,幼儿在反复聆听与演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语言感知能力。他们对语音的发音更加准确,语调的把握也更有感觉,同时节奏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而且,随着接触的儿歌增多,幼儿的词汇量不断丰富。原本表达较为简单的他们,渐渐能够用更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与准确性大幅提升。从只能说出简单的词语,到能完整地讲述一个小故事,音乐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三)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

音乐是一片充满奇幻色彩的抽象天地,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袤的驰骋空间。当幼儿聆听《动物狂欢节》时,那灵动多变的旋律在他们耳中幻化成各种动物的形象。有的幼儿脑海中浮现出大象迈着沉稳步伐的模样,有的则仿佛看到小鸟在枝头欢快地跳跃。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在脑海中构建出独一无二的画面与场景。这种想象活动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幼儿的创造力。在绘画课上,受音乐启发,他们的画作更具创意,色彩搭配大胆独特,画面内容丰富多样。在手工制作中,也能别出心裁地创作出各种作品。长期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筑牢了根基 。

二、绘本情境创设的教育价值

(一)阅读兴趣培养

绘本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幼儿阅读启蒙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精美的图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简洁易懂的文字贴合幼儿认知水平,天然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当教师围绕绘本创设相关情境时,如在讲述《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时,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 “小熊之家” 场景,摆放小熊玩偶、模拟小熊的生活用品,幼儿仿佛置身于小熊的世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小熊宝宝及其家人,模仿它们的行为和对话,这种沉浸式体验使幼儿对绘本故事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主动去翻阅绘本,探索其中的情节,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步提升,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因果关系、角色特点等内容。

(二)认知能力拓展

绘本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涵盖了多元领域的知识。在自然科学方面,像《神奇的植物王国》绘本,为幼儿打开了认识各种植物的大门,从植物的生长过程到它们的独特形态,幼儿都能从中了解。在社会生活领域,《我的一天》绘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购物、乘坐公共交通等,帮助幼儿熟悉社会规则和生活常识。在人际交往方面,《分享的快乐》绘本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分享的意义。幼儿在阅读这些绘本并参与情境创设,如制作植物生长手抄报、模拟生活场景游戏等活动时,不断接触新的信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这些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拓展,为幼儿构建起对世界的初步认知框架,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三)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绘本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道德内涵。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幼儿能深切感受到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深厚的爱,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培养出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当幼儿参与到相关情境表演中,模仿角色的情感表达,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情绪,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许多绘本还强调合作、分享等主题,如《团结的力量》,幼儿在阅读和讨论中,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会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这些经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融洽、自信,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音乐与绘本的选择策略

在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模式里,音乐与绘本的选择堪称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基础,直接关乎教学成效。主题契合性选择,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当音乐与绘本主题高度契合时,会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让教学氛围更加浓郁,幼儿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就拿大自然主题来说,像《森林里的音乐会》这样的绘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森林中各种生物齐聚一堂举办音乐会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若此时搭配融入了自然声音元素的音乐,例如雅尼的《夜莺》,其悠扬的旋律中穿插着清脆的鸟鸣声,仿佛把幼儿直接带到了森林音乐会现场。音乐里潺潺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与绘本中展现的森林景象相互呼应,让幼儿仿若置身于真实的大自然之中。在这种情境下,音乐的渲染让幼儿更能细腻地感受绘本中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沉浸在探索自然的乐趣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年龄适应性选择同样不容忽视,这是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小班幼儿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他们更偏好简单、直观的事物。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的《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文字简洁、重复度高,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再配上《两只老虎》这种节奏明快、旋律简单且朗朗上口的音乐,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对简单信息的需求,帮助他们轻松地进入学习情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学习之旅。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内容,开始渴望更丰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像《大卫不可以》这种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搭配具有一定节奏变化和情感层次的儿童交响乐片段,如莫扎特的《小夜曲》,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可以满足他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让他们在音乐与绘本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二)沉浸式教学环境创设策略

沉浸式教学环境的精心打造,宛如为幼儿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学习世界的大门,对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空间环境营造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白雪公主》绘本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巧妙的布置,将教室一角打造成了白雪公主的小屋。摆放着小矮人的木质桌椅,那质朴的质感仿佛带着童话的气息;带有蘑菇装饰的小床,充满了童趣;仿真的假树环绕四周,营造出森林的氛围。在这个空间里,播放着肖邦的《夜曲》,轻柔舒缓的旋律流淌在空气中,模拟出森林夜晚静谧的感觉。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下,营造出温馨的 “阳光” 效果,即便在室内,也能让幼儿感受到如同在森林小屋中被阳光轻抚的温暖。当幼儿踏入这个区域,仿佛穿越进了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白雪公主在小屋中的生活,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幼儿不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则为沉浸式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投影仪、电子白板和音响等设备成为了教学的得力助手。以《好饿的毛毛虫》的教学为例,制作精美的动画视频,将毛毛虫从卵到蝴蝶的蜕变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从小小的、不起眼的卵,到一点点长大的毛毛虫,再到最后破茧成蝶的惊艳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呈现。与此同时,播放着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欢快的节奏仿佛是毛毛虫成长的步伐,与画面完美呼应。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强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屏幕上的毛毛虫,被其成长的过程所吸引。通过多媒体资源,幼儿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绘本内容,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让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三)幼儿互动引导策略

幼儿互动引导策略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互动活动丰富多样,以学习动物歌曲为例,开展 “动物模仿秀” 音乐游戏。幼儿们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大象甩鼻子、小鸟展翅飞翔等动作,随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舞蹈。同时,他们还可以用木鱼、沙锤等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节奏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还能锻炼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绘本阅读与表演互动则能深度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在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母鸡萝丝在散步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它为何没有察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组织绘本表演时,幼儿分别扮演母鸡萝丝、狐狸等角色,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将故事生动演绎出来。此外,鼓励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改编,比如让母鸡萝丝发现了狐狸并巧妙地捉弄了它,这不仅能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故事,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

四、结语

音乐渲染与绘本情境创设相结合的幼儿园沉浸式融合教学法,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通过深入挖掘音乐和绘本的教育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趣味、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在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尽管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相信它将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怡宏.异质同构,视听融汇——幼儿园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J].琴童,2024,(19):45-47.

[2]周海华.幼儿园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的开展方法[J].琴童,2024,(19):51-53.

[3]黄丹绮.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绘本阅读双向融合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4,(30):103-105.

[4]吴梦秋.幼儿园音乐课堂中节奏与旋律融合教学的实践[J].琴童,2024,(17):69-71.

[5]沈曦.信息技术与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融合实践[J].读写算,2024,(29):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