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作者

陈琦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卒中已成为影响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其众多后遗症中,吞咽功能障碍(Dysphagia)表现尤为突出,其发生率居高不下。此问题不仅直接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不良、脱水,更会引发误吸、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侧重于基础生命体征的维持与单一的功能性康复训练,对患者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特殊的营养需求关注不足,这种片面的干预方式限制了康复的整体效果。面对这一临床挑战,护理学界亟需探索一种更为全面、深入的干预策略。

一、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复杂性与护理挑战

(一)生理与功能的双重损伤

脑卒中通过破坏大脑皮层、皮层下及脑干等部位的吞咽中枢,直接损害了控制吞咽的神经通路。这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改变,包括唇、舌、颊、软腭等口腔结构运动的协调性下降,喉部上抬力量减弱,以及咽部反射的延迟或缺失。患者因此无法有效完成食物的咀嚼、推送和吞咽过程,食物残渣易滞留于口腔或咽部,显著增加了误吸风险。这种生理层面的损伤是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对护理干预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二)心理与行为的连锁反应

吞咽功能的丧失对患者构成了沉重的心理打击。进食这一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变得困难重重,反复发生的呛咳与对窒息的恐惧,使患者普遍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与无助感。这种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康 - 复信心,更直接转化为消极的治疗行为,如拒绝进食、抵触康复训练等。家属的过度担忧与不当喂食方式,亦可能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忽视心理层面的干预,将使生理功能的康复训练事倍功半。

二、整合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核心内涵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一种整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营养管理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协同作用于患者的康复全过程。

(一)以功能重建为核心的系统性康复训练

恢复吞咽功能的根基在于系统性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依据评估状况,给患者打造出个性化的训练规划。其中涵盖口唇部的运动训练,像鼓腮、缩唇这类动作,以此强化唇部的闭合本领;舌肌的训练也很关键,例如伸舌、卷舌以及抗阻运动,从而提高舌的灵活度与掌控力;还有软腭与咽部的训练,借助发音、空吞咽等途径对相关肌群进行刺激。除此之外,冰刺激法等感觉输入手段能够有效地唤起迟钝的咽部反射。在摄食训练环节,要引导患者采用头部前屈等代偿性姿态,并且挑选质地均匀、不易散开的食物,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多,一步步恢复患者经口进食的能力。整个进程要求护理人员拥有专业的评估水平以及精细的操作技能。

(二)以情感支持为桥梁的前瞻性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堪称搭建患者与康复治疗之间的关键纽带。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和患者构建起信任的关系,借助耐心的交流,向患者阐释疾病知识以及康复的前景,助力他们形成正确的疾病认识。面对患者所产生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可利用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办法加以引导疏通,同时要激励患者家属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撑与鼓励。通过分享那些成功的康复实例,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出患者的内在驱动力,让患者从被动地接受治疗变为主动投身于康复进程之中。而这种积极心理状态的塑造,是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康复训练能够持续推进的重要保证。

(三)以营养保障为基础的序贯式营养管理

机体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物质基础是充足的营养。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精细化的营养管理必不可少。康复初期,鉴于患者胃肠功能还不稳定,可选用易于吸收的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如此既能减轻胃肠负担,还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随着患者耐受性增强以及吞咽功能有了初步好转,再逐渐转换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以满足机体对能量和蛋白质更为高阶的需求。这种循序渐进的营养治疗策略,既确保了营养的有效供应,又契合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节奏,为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给予了有力的能量支撑,切实有效地预防了营养不良及其并发症的出现。

三、整合性护理干预的实践效果与价值

(一)吞咽功能的显著改善与安全性提升

整合性护理干预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功能训练直接强化了吞咽相关肌群的力量与协调性,心理疏导则保证了训练的有效执行。临床效果评估,如洼田饮水试验(WST)和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等指标均显示,接受整合性护理的患者其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功能的恢复直接降低了食物误吸的风险,从而有效预防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心理状态的积极转变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全面的心理支持显著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有明显下降。随着吞咽功能的改善,患者能够重新体验到进食的乐趣,社交活动参与度亦随之增加。这种身心两方面的积极改变,最终体现为患者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使其能够更有尊严、更积极地面对后续的康复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必须超越传统的、单一的干预视角。构建并实施一种集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前瞻性心理疏导与序贯式营养管理于一体的整合性护理干预模式,是实现最佳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不仅直接作用于生理功能的重建,更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同步调控,全面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与最终的生活质量。未来的临床实践应致力于将此整合性护理模式标准化、流程化,并加强对其实施效果的长期追踪与评价,从而为更多老年脑卒中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 . 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10(7):175-178

[2] 成洋 , 贺娟 , 周小莉 . 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序贯式营养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医刊 ,2024,59(7):741-745

[3] 张泓 , 陈秋华 , 徐伊闻 . 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3):67-69

作者简介:陈琦(1992 年 5 月),女,汉族,籍贯(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