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农村小学亲子读书实践活动中阅读兴趣的策略

作者

丁世海

云南省安宁市石江学校

【摘要】:亲子读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较好的策略之一,只有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亲子读书实践活动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孩子才会在阅读中充实自我、升华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亲子读书、实践活动、阅读兴趣

一、亲子读书实践活动的概念

“亲子读书实践活动”指的是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和孩子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的书籍。在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共同进行阅读活动,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共同参与阅读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最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能力。

二、提高农村小学亲子读书实践活动中阅读兴趣的策略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亲子读书实践活动得到有效的实施。

(一)提高对亲子读书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

作为小学农村家长群体,要充分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意义,亲子读书实践活动以 “亲子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让农村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也为孩子的心灵带去更多的关爱、欢喜、智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做好亲子阅读的规划和实施。农村家长的工作很劳累,但是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行动来积累的。每天挤一点点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经典书籍,与孩子共同交流书籍中的问题,不仅让孩子获得了知识,也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情感的沟通,孩子阅读兴趣逐步萌芽成长。

(二)建立家庭小书架、小书房,为农村孩子的阅读提供优良的环境

马克思说过:环境创造了人,同样人也创造了环境,优良的学习环境能促进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课题组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家庭实际,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小书架、小书房,为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创造优良的物质环境。

(三)科学配置阅读的书籍

学校课题组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问卷的形式征求家长和孩子的意见,精心挑选一些孩子必读的经典书籍,为亲子阅读提供必读经典书目,建议家长配置,同时,进一步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每学期再配置3-5本孩子喜欢的读物,实施共性和个性的合理搭配,达成科学的配置孩子阅读书籍的目标,为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坚持不懈参与亲子读书实践活动,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我达到目标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任何目标都是需要长久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得以实现,要想让亲子读书实践活动发挥应有的价值,语文教师就需要经常动员家长和孩子群体坚持参与亲子阅读实践活动,对坚持不懈的家长和孩子给予表扬,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长和孩子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

(五)引导家长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挥榜样力量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赛·约翰逊说过“榜样的力量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因而,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的参与到亲子读书实践活动中来,建议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有计划共读经典书籍,在共读中交流发现的问题和读书的感悟,一起撰写读书笔,在共读中达到共同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励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六)选择良好阅读方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亲子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是每一个方法都适合任何一个家庭和每一孩子,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方法,能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兴趣。

1.自主阅读法:有的孩子自觉性比较高,习惯自主学习,不喜欢别人打搅。这类孩子可选择自主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法又可以分为默读、低声朗读、高声朗读的方式,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小书房,要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里,选取默读、低声朗读、高声朗读的方式有计划的阅读经典书籍,逐步完成阅读的任务和目标,家长只需抽空检查孩子阅读的情况,交流阅读的感悟。

2.共同阅读法:有的孩子自觉性比较低,没有人监督,孩子就做其他事了。这类孩子就需选择共同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共同阅读法可以分为:孩子读家长听、家长读孩子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三种方式。在共读的过程中为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可以灵活的选择三种方式,当孩子精力充沛时可以选择孩子读家长听的方式。当孩子疲惫之时可以选择家长读孩子听的方式;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选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的方式。

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进行随机的提问,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共读时家长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进行示范,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

3.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主要是结合阅读的内容进行的,在阅读前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几个疑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目标更明确,也可以在阅读后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拓宽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大大提高亲子阅读的效率和乐趣。

4.边读边演法:家长和孩子在进行亲子读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文章故事情节,共同创编成一个文本剧进行边读边演,既增加阅读的趣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表演的艺术,亲子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5.复述故事法:在进行亲子读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围绕阅读的内容,让孩子给家长讲故事,也可以家长讲故事给孩子听,用这个方法能够促进孩子的记忆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家长通过引导孩子对阅读过的内容进行回忆,总结,最后完整的复述出来,孩子不仅记住阅读的内容,也激发了阅读的情趣。

6.续编故事:学生和家长在读课外读物时,可以围绕阅读的故事内容,进行续编故事情节,把续编故事的内容写下来,孩子和家长进行诵读续编的内容,用手机和其他工具录制诵读续编故事的场景,分享给班级的小朋友们共享,既提高了孩子的写作的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阅读情趣。

7.亲子读书笔记法:在进行亲子读书实践的过程中,课题组制定了有地方特色的《我读书 我快乐亲子阅读手册》,阅读手册中包含亲子读书活动计划制定、孩子阅读感悟记录、家长阅读感悟记录、亲子读书活动月反馈表、活动总结反馈表等内容,新学期每对亲子发一本阅读手册。家长和孩子在每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记录阅读的的心得和感悟,阅读感悟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绘画或语言的形式来表达。此方法既提高了阅读的质量,也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七)制定评价机制,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为激励孩子积极参与亲子读书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学校课题组制定全面的评价机制,开展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组织语文教师定期检查孩子的读书笔记,对亲子读书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亲子”进行表扬,针对存在的问题的“亲子”进行引导,评价机制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农村孩子参与亲子读书实践活动的兴趣。

亲子读书实践活动阅读的兴趣的培养,有效保障了亲子读书实践活动的实施,只有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孩子才会在阅读中充实自我、升华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严羚.家园同构亲子阅读的新篇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93+171.

[2]金娜.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