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

杨乃斌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 邮编:727000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三种具体策略: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强化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以及促进多元思维与跨界融合,旨在通过这些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每个策略均结合了理论支撑与具体教学案例,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性思维;激发兴趣;实验教学;多元思维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能够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产生新颖独特解决方案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与好奇心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动力源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对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深入思考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进而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中,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在“物质的分离与检验”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幻灯片,展示交警检测酒驾司机酒精含量的过程,以及奥运会期间检测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的图片等。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应用实例,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展示完这些实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检测方法是基于什么化学原理?”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想要深入了解这些化学应用背后的原理。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物质的分离与检验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介绍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医学、环保、能源等,让学生看到化学的广阔前景和实用价值。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学,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通过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介绍化学的应用等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化学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强化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氧气的制备”这一经典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流程、实验现象以及关键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领。随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化学的魅力。在实验分组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尝试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条件来制备氧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备原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实践探索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氧气制备的实验中,某个小组可能通过观察发现,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对氧气的制备效率和纯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基于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来优化氧气的制备过程。这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解决的过程,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强化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提升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促进多元思维与跨界融合

多元思维与跨界融合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以及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小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例如,讲述李奶奶因为镶了金牙和不锈钢牙后形成了“原电池”,导致牙口疼痛不止的趣事。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原电池的相关知识。通过提问“为什么金牙和不锈钢牙会形成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原电池的本质和特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更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尝试将原电池的原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例如,学生可以探讨原电池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提出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废水的创意方案。这种跨界融合的思考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以及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强化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以及促进多元思维与跨界融合等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些策略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将这些策略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惠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高考,2025,(04):63-65.

[2]张艳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4,(0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