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立
盐城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省市:江苏省盐城市 邮编:224002
出生年月:1982年7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江苏盐城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农机工程师
研究方向:农机工程
摘要: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那么便需将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应用重点关注起来。对此,需立足于实际,加强对于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力度,在明确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方向的同时,减少农业机械装备应用污染,助力我国现代、精准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
针对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使得我国农业生产逐渐由传统牛耕转变为机耕,这使得农业生产效率、质量等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1]。但是,因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再加上南方地区耕地以小块地、坡地等形式为主,致使农村个体农户生产呈现出显著的规模小、成本高等特点,从而导致农机装备的应用与发展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局限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深入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机装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初期,因我国耕地形势的影响,农机装备多为动力机械,如小微耕机、小四轮等等,因而农机装备的使用仍未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随着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农机装备愈发完善。这一阶段,农业生产中应用到的农机设备仍以单一功能的机械为主,且未能够实现对于新能源的应用,农机装备应用期间存在的污染问题也因此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新能源农机装备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其主要可划分为以电轨获取能量、以车载电池作为能源以及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等多个发展阶段。
二、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趋势
在精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机装备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愈发显著。对此,为有效提升农机装备的绿色环保性,并有效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那么便需将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与应用重点关注起来,通过针对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索,从实际出发,加强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趋势研究力度,借此为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引,进而在完善新能源农机装备体系的同时,切实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一)智能作业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使得企业对于新能源农机装备的研究愈发深入,并指引企业朝着大型田间农机装备的方向展开研究,如中大型新能源拖拉机等等,在此期间,智能化、新能源农机装备逐渐成为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点研究项目,智能作业也因此逐渐成为新能源农机装备的主流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对于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智能化农机装备逐渐走进农业生产视野,这类农机装备的应用能够贯穿土地耕整到运输的整个过程,且呈现出高度的智能化水平[2]。
针对这类智能新能源农机设备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得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田间转移、自动避让以及作业监控等多种不同功能,且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因而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人工生产力的需求。现阶段,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农机装备在续航、作业等方面的技术手段愈发完善,但仍须以人工操控为主,因而呈现出较低的智能化水平,但是,随着北斗导航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新能源农机装备中的有效应用,新能源农机设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着,进而为后续智能无人农场这一农业作业模式的有效实施以及我国农村劳动力断代问题的有效应对奠定坚实的技术、装备基础。
(二)高效、精准作业
在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规模以及农机装备使用范围得以不断拓展,这使得如何有效提升播种质量、播种效率逐渐成为新能源农机装备研究与发展的主流方向。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速播种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机装备,其播种速度远超普通播种机,且播种质量较为良好。以新能源农机装备为基础的高速播种机通常以电机驱动为主,并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监控等多种系统的综合运用,在高速播种中实现对于播种距离、深度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相应的高效、精准作业目标[3]。
现阶段,我国对于新能源播种机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大棚作业环境下的中小型蔬菜电动播种机方面,其播种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使得新能源农机装备高速播种仍需展开进一步研究。对此,在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应用与发展方面,需立足实际,合理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手段,加强新能源农机装备高速精密播种核心技术的研究力度,借此在提升农业生产作业高效、精准性的同时,推动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最终为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方向的明确以及我国精准、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
(三)自动作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农事社会化服务财政补贴力度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以及新能源农机装备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新能源农机装备只有具备现代数据信息传输模块、GPS系统等智能功能体系,才能够在满足农业作业需求的同时,为我国农业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助力,并且只有朝着智能化方向展开新能源农机装备的研发工作,农业生产数据才能够有效接入农事综合服务平台,以便为现代、精准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生产力知识化、年轻化转变的背景下,传统农机装备逐渐被淘汰,这使得自动化、智能化以及舒适性逐渐成为新能源农机装备以及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此,需加强对于新能源农机装备的自动、智能研究力度,通过新能源农机装备的有效应用,从本质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最终在提升农产品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切实推动我国农业自动化作业目标的实现[4]。以蔬菜种植为例,普通新能源农机装备在应用期间,往往并不能针对收割机割刀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这使得收割期间极易因蔬菜本身高度的不同而产生严重的蔬菜破损问题。随着蔬菜种植行业的不断发展,需加强对于有序叶菜新能源收割机的研发力度,并通过割刀智能、自动升降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提升农业作业自动化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作物在收割期间存在的破损,进而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农机装备的发展与应用。
(四)新能源绿色动力
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要求愈发完善。新能源农机装备应用与发展中,需依托相关政策,立足于市场实际,加强对于新能源农机装备冬季产品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合理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展经验与相关技术,推动农机装备朝着新能源的方向不断发展,借此在提升农机装备节能效果的同时,深化技术研发投入层次,明确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标准与发展目标,通过“低能耗、零排放”理念的有机融合,全面助力新能源农机装备的持续发展,并借此在提高农机企业核心技术水平的同时,以新能源农机装备切实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能源农机装备来看,新能源农机装备呈现出显著的灵活性、高效性等特点,且在使用期间无尾气与噪声污染。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新能源农机装备能够更加契合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对此,需加强对于新能源农机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力度,借此进一步明确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最终借助新能源农机装备的有效应用,助力我国精准、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邓俐. 新能源小型农机让水稻收割更高效[N]. 农民日报, 2024-09-13 (006).
[2]段梦媛. 福建省新能源农机发展的思考 [J]. 机电技术, 2022, (05): 115-117.
[3]于志刚. 拖拉机的新能源化发展及其现代化技术应用趋势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 (07): 32-34.
[4]朱斌. 新能源农机赛道是否可以热身 [J]. 农机市场, 2022, (06):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