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时代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阿支伟布莫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阿支伟布莫(1983—),女,彝族,四川甘洛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武警警官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多维度概念,涵盖信息处理、质疑反思及 AI 信息甄别等能力,AI 时代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当前学校教育虽逐渐重视其培养,但传统模式与应试导向仍存制约,且AI技术应用有局限。本文重在探讨AI时代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优化AI技术应用,开发多元化工具、促进人机协同教学。

关键词:AI 时代;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当今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入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对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虚假传播、伦理困境等。AI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如智能辅导系统、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其适应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 AI 时代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保罗(Paul)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我指导、自我纠正的思考过程,涉及对信息的搜集、分析、推理、评估和解释,旨在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1]也有学者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质疑精神和反思能力,对既定观点、传统观念和权威论断进行审慎思考,通过理性分析和调查研究来形成主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 “批判性思维”的主题演讲中提到“批判性思维肯定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批判性思维必定要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如果批判不讲逻辑,那批判是没有意义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技能,实际上彰显了某种人文精神。”[2]AI 时代,批判性思维还涵盖了对智能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和解决方案的甄别与评判能力,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

二、AI 时代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1. 学校教育逐渐重视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将批判性思维纳入教学目标体系,通过开设专项课程与学科渗透结合的方式推进。高校普遍设置逻辑推理、学术写作、辩论等特色课程,系统训练学生信息分析、观点论证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如语文课堂通过文本深度解析与主题辩论活动提升批判性阅读和应用能力,科学课程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质疑验证以强化科学思维。但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导向的考核体系仍制约培养效果—部分教师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思维训练,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思考与创新实践能力难以激发。

2. AI 技术应用初现端倪

在智能辅导系统领域,基于算法模型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能动态生成适应性学习路径,通过智能诊断工具实时追踪学生思维过程,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同质化问题。在线学习平台则依托海量数据资源构建动态更新的案例库,形成多视角思维碰撞的数字化场域。这些智能化教育工具正逐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推动批判性思维培养从被动输入向主动建构转变。

(二)问题分析

1.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尽管学校教育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将精力集中在考试成绩上,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2. AI 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当前AI工具的功能设计多局限于知识传授与习题反馈等表层环节,缺乏对学生认知逻辑的深度解析能力,难以有效、有度追踪学生复杂的思维轨迹并实施动态引导。在个性化教学层面,现有系统尚未突破标准化算法框架的局限,无法精准适配不同认知能力与学习风格的特殊需求。教学场景中智能技术的过度介入也会弱化师生、生生间的深度对话机制,而人际互动中特有的思维碰撞与观点辩驳,正是培养高阶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三、AI 时代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3]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项目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围绕一个真实的问题或项目进行研究、设计和实践,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AI 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学生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方能在智能化大潮中站稳脚跟。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在海量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有效用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也要积极回应教师,主动接受挑战,严格要求自己。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二)优化 AI 技术应用

1. 开发多元化的 AI 教学工具

针对目前 AI 技术应用的局限性,教育科企和研发机构应加大对 AI 教学工具的研发投入,开发功能更加全面、个性化的 AI 教学软件和平台。打造具有智能辅导、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批判性思维评估等功能的综合性 AI 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促进人机协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 AI 技术的双向优势,实现人机协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 AI 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如智能批改作业、自动生成测试题、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等,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AI 工具,培养学生对 AI 技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避免学生过度依赖 AI 技术,起到反效果。在学生使用 AI 工具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 AI 给出的答案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AI 答案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比AI更好的答案。

结语

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分析,以及对当前培养现状和问题的剖析,我们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 AI 技术应用等一系列实施策略。然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 AI 时代的技术优势和教育发展趋势,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 AI 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保罗. 批判性思维的秘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培根.批判性思维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EB/OL]. https://www.sohu.com/a/207052651_664480,2017-11-27/2021-08-12.

[3]余胜泉.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 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1):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