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下如何实施农村高中数学情智课堂教学

作者

李金明 刘莉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双减”政策对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于农村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情智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分析情智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农村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高中数学;情智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农村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情智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学生情感与智慧并重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情智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情智教学的内涵

情智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智慧启迪。它强调通过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情智教学还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情智教学的特征

1.情感氛围浓厚:情智教学强调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智慧启迪并重:情智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智慧启迪。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注重个体差异:情智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强调合作与分享:情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农村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资源有限

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数学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得教师难以采用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难以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感到吃力,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基础的不牢固,使得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难以跟上进度,进一步加剧了学习困难。

(三)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他们往往只能应对考试,而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三、“双减”下农村高中数学情智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引入生活实例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农村常见的建筑布局、农田规划等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表、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注重思维启迪,培养数学能力

1.提问引导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可以提出“如何根据函数的图像判断函数的性质?”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教学方式。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验,探究概率的性质和规律。

(三)关注情感需求,促进心理健康

1.倾听与理解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惑,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

2.鼓励与赞美

鼓励和赞美是激发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的有效方式。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鼓励和赞美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学习需求

1.分层教学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2.个性化辅导

除了分层教学外,农村高中数学教师还应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五)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围绕某个数学问题或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合作解题

合作解题是一种注重学生之间合作与分享的教学方式。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题的方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合作解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双减”政策为农村高中数学情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互动以及关注个体差异等措施,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情智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数学之光在农村教育的沃土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张华.《“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2024.01.

[2] 李明, 王芳.《农村高中数学情智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2023.12.

[3] 陈晓红.《“双减”政策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24.02.

[4] 王伟.《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情智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023.11.

[5] 赵丽, 刘强.《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