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蒋先勇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职业技术学校 652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更需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高度重视音乐教学的作用。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与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欣赏课教学;策略

中职音乐欣赏课程是培育学生审美情趣与音乐素养的关键平台,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还能在美的熏陶中促进个人情感与智力的和谐发展。

一、中职学生音乐欣赏课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趣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审美教育是其精髓所在。要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音乐无疑是一扇不可或缺的窗口。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心理与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内心世界日益丰富多彩。音乐欣赏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广泛音乐作品的平台,使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对音乐的旋律产生独特的感知,深入体会歌词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这一过程,犹如细雨润物,悄然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田,促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细腻与丰富。通过音乐的洗礼,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欣赏音乐之美,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敏锐地发现并珍视各种美好。

(二)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在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他们科学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系统化的音乐欣赏训练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更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逻辑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职音乐欣赏课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更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去创新。

二、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教师团队专业成长,提升音乐教学技艺

在音乐教育的广阔天地里,音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灯塔,更是学生艺术探索旅程中的领航者。教师的专业素养、艺术鉴赏力及教学水平,深刻影响着学生在音乐学习之路上的探索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在音乐欣赏课这一关键环节,教师需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积累以及独到的鉴赏洞察力,方能引领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深处,共同领略音乐那无与伦比的魅力与深远价值。

为了加速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步伐,学校可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首先,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多元化的音乐培训与交流活动,如高雅音乐会、前沿学术研讨会及实践性教学工作坊等,以此拓宽教师的音乐视野,促进宝贵经验的交流与灵感的碰撞;其次,诚邀国内外知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等业界精英进校指导,为教师带来专业而深入的点拨,助力其在教学技艺上的快速精进;再者,鼓励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勇于在音乐鉴赏领域开展自主探索与创新,通过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开发特色音乐课程等方式,持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与科研实力;最后,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表彰与奖励,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构建优质欣赏环境,培育学生卓越聆听素养

音乐欣赏的氛围营造,不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精心布置,更在于心灵层面的深度沉浸与启迪。在这一精心构建的氛围中,音乐化身为情感交流的桥梁,穿越时空的界限,紧密连接着创作者与聆听者的心灵世界。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一个优质的音乐欣赏氛围如同催化剂,能够显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音乐感知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深刻领悟音乐的内在意蕴与美学价值。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独特魅力,精心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欣赏环境。这要求教师精选那些既能体现音乐精髓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代表性作品,借助高质量的音频播放设备、专业的音响系统以及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室布置,共同打造一个沉浸式的音乐体验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展现音乐家的生平故事与创作背景,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静心聆听,全身心沉浸于音乐的世界。通过巧妙设置聆听任务、提出启发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反馈。同时,教师还需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分析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知识框架,助力他们提升音乐欣赏的层次与深度。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音乐学习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音乐欣赏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为了构建一堂高效、生动的音乐欣赏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将动画、视频等丰富多样的资源融入教学中,从而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音乐欣赏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单一的知识传输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氛围沉闷乏味。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能够打破这一局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真切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旋律之美与内涵之深。

以《梅花三弄》为例,这首古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尤其是其深邃的意境难以直观感悟。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如梅花傲雪绽放、花开三度的壮丽景象,再配以王安石的古诗“梅”,共同烘托出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在这样的视觉与文字交织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优美意境。

三、结语

音乐欣赏课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听觉享受与审美体验。在课堂上,它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沉浸于音乐世界,通过深切感受音乐之美,达到熏陶情操、提升审美意趣的目的。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促进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宇环.浅谈中职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要性与教学创新[J].考试周刊,2017(78):157-158.

[2]应卞卞.基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策分析[J].艺术科技,2016(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