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构建探析
蔡静
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幼儿园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在幼儿理解基础上去构建和生长,成为了众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向。美术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落实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立足于深度学习,将“美”渗透到幼儿的生长中,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萌芽时期,在美术活动中浸润美的体验、实现美的探索,促使幼儿接受良好的美育熏陶,达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创设美术情境,在美的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
设计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活动,有利于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让幼儿产生美术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为此,教师可创设不同的美术情境,从幼儿的认知出发,让幼儿在美的体验当中,去实现深度学习。
(一)创设“主题化”情境
纵观目标开展的美术活动,有部分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为了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可以深度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趣味的资源,来创设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美的观察和探索,增强幼儿的表现欲。[1]
例如,教师对乡土资源进行挖掘,设计了“我和稻草的故事”主题活动,病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激发创意,形成美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到绘本区,阅读绘本《孤独的稻草人》,对稻草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对接下来的活动产生好奇。其次,教师让幼儿两两合作,去完成“制作稻草人”的任务,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最后,为幼儿布置“为稻草人设计衣服”的任务,让幼儿利用美工区的材料(超轻黏土、彩色丝带、札染布料等),来为稻草人设计美丽的衣服。在幼儿完成制作后,教师让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稻草人,参加一场时装秀,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
上述的主题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又可以实现对幼儿美的熏陶,让幼儿在想象、创意生成的过程中,去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二)创设“游戏化”情境
游戏是幼儿对周边生活探索的主要的方式,在构建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趣味的游戏化的情境,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的手段。[2]将美术和游戏进行融合,为幼儿创设出有趣的情境,全方位的萌发出幼儿表现美的意识。
例如,教师可设计“‘趣’玩拓印”的游戏活动,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
1.自由拓印。
在幼儿掌握了拓印的方法后,让幼儿自由的创作拓印画。如:有位幼儿用自己的手指指纹制作了拓印,只见到幼儿蘸一蘸、按一按,纸上便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指纹,也让幼儿感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
2.植物拓印。
有了拓印的初体验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植物拓印。先让幼儿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色彩,形成美的认知,然后为幼儿讲解具体的步骤:第一步,选择色彩鲜艳、汁液饱满的叶子,在水中浸泡10分钟;第二步,将浸泡好的叶子,平整的摆放到板子上;第三步,用方巾将叶子覆盖,注意覆盖的过程中叶子不能出现折叠;第四步,用小锤敲打叶子,直到方巾上出现一个清晰的轮廓。在掌握了操作的步骤之后,孩子们纷纷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3.陶泥拓印。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陶泥上拓印出叶子的脉络,形成一个个的工艺品。
上述游戏活动的开展,将幼儿置身于真实的操作情境中,唤醒幼儿的参与热情,丰富幼儿对于美的体验,也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顺利的提升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二、走进自然资源,在美的探索中实现深度学习
让幼儿和自然亲密的接触,在美的探索中实现深度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拓展幼儿的认知。
(一)感受自然变化
教师可以设计和“季节”相关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学会去欣赏美,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比如,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季节的更迭,从艺术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在欣赏、创作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春游,让幼儿去近距离的观察花朵、树叶等景象,并对大自然的素材进行收集。利用收集到的自然元素,以拼贴画的形式来创作“春天的花园”作品。在夏天,可以在夏雨之后,带领幼儿观察彩虹,为幼儿介绍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并到户外去模拟彩虹生成的形式。在秋天,组织幼儿到户外的林间小道上游玩,捡拾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落叶,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树叶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用画笔和树叶,创作一本《秋天的故事》画册。在冬天,可以在下雪之后,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堆雪人,用彩色黏土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雪人。
通过围绕季节的变化来设计美术活动,会让幼儿在感受艺术的美妙的同时,去潜移默化的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实现情感和智力的双重发展。
(二)记录自然发现
深度学习的精髓,在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可以将自然观察和创作惊喜感融合,让幼儿去记录有关于大自然的发现,不仅会形成美的感受,还能够无形当中,去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的敬畏,以记录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宝贵的记忆。
例如,在美工区,教师为幼儿准备材料(日记本、五颜六色贴纸、标记笔、彩色铅笔等),让幼儿记录自己的自然发现。首先,引导幼儿对一周内的自然探索进行回顾,和同伴分享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发现。随后,带领幼儿到户外,通过观察、聆听、触摸的方式,去自由的探索。在回到教师之后,幼儿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记录发现。通过观察幼儿的日记本,不仅会感受到艺术的创作,还会在幼儿的分享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美术活动的构建要聚焦于情境的创设和亲自然活动的构建,让幼儿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美术的魅力。在后续的美术活动的构建中,教师还要立足于幼儿的深度学习,运用多种角度去优化教学效果,为幼儿创造一个无限生机的美术世界,在体验、创造中,实现和“美”的对话。
参考文献:
[1]陆彩琴.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研究[J].教师,2023,(24):66-68.
[2]袁倩雯.美育视野下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活动的开展[J].山西教育(幼教),2024,(07):77-78.
[3]孙鑫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J].求知导刊,2024,(1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