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

朱会芳

玉溪第二中学 653100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历史情境、再现历史事件等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

历史学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然而,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发展唯物史观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动力。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历史进程,从而深化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例如,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创设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

教师可以搜集关于秦朝统一战争的影视资料、历史图片等,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展示。这些生动的视觉材料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统一后的社会变革。通过观看这些资料,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统一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力量。

(二)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决策

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秦朝君臣、六国遗民等不同角色,模拟秦朝统一前后的政治决策和社会变迁。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感受不同阶层在历史变革中的立场和心态。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培养唯物史观。

(三)小组讨论,探究历史规律

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探究秦朝统一的历史规律。学生可以围绕秦朝统一的原因、影响以及秦朝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动力,从而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时空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教师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分布,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框架。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相关知识点教学为例:

(一)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如城市面貌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变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通过将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历史意义的理解。

(二)模拟历史场景,体验时空变迁

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历史场景的活动,如模拟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感受时空变迁带来的社会变革。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直观认识,强化空间观念。

(三)利用地图和图表展示时空变迁

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和图表等教学工具,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时空变迁。例如,可以展示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的城市地图对比,让学生观察城市规模、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曲线图,让学生感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通过地图和图表的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时空变迁,从而加深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三、创设社会情境,促进历史解释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社会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例如,在教授《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社会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历史环境中体验、思考和解释历史。

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生动的讲述或多媒体展示,为学生描绘出古代文明产生的背景,如地理环境的独特性、社会结构的初步形成以及生产力的初步发展等。这些背景知识的铺垫,能够为学生后续进入社会情境做好充分的准备。随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古代社会情境。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古代城市的模型,包括市场、宫殿、神庙、农田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邀请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如贵族、平民、商人、祭司等。在这个模拟的社会情境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古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工作方式和人际关系。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一些关键的历史问题。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古代文明会选择在这里定居?”“这个文明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产方式的?”“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解释和回答。通过这样的社会情境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还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育人思想。教师要正确理解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结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加强对多种情境创设手段的应用,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历史观点,构建历史逻辑,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成长,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池永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24(14):163-166.

[2]周立悦.指向高中历史概念的情境化试题命制[J].教学考试,2024(1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