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探讨
颜丽云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机关幼儿园
摘 要: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何设计与实施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成为了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文章紧扣这一课题,主要探讨借形想象美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想象力;综合素养
借形想象,简单来说,就是将幼儿喜闻乐见的人、事、物等作为主要内容,促进幼儿思维发散,引领幼儿就实物、图形展开想象创作。与传统美术教学内容、形式相比,它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借形想象美术活动的价值和优势,有意识地组合和设计幼儿熟悉的生活资源,引领幼儿进行借形想象,在亲身实践中汲取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提高美术综合素养,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基。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醒积极情感
情境是幼儿园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的利器,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完成情境创设,唤醒幼儿积极清晰、情感,让其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为后续创作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知识、技能,仅凭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且不利于幼儿深刻理解和掌握[1]。这个时候,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必要了,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将知识、技能转化成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或事物,让其不再抽象、乏味,而是更加生动、简单,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感知。以“美味的披萨”这一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为例,幼儿教师可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询问幼儿是否品尝过披萨、是否喜欢吃披萨,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快速进入状态。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创设“做披萨”的情境,让幼儿进入情境之中,动手做“披萨”。一开始,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将黄油涂在面团上(即用黄色颜料涂色)。随后,在上方放置青菜、火腿、番茄(撕纸粘贴)。最后,打开烤箱,将披萨放入其中,进行烘焙,直至表面变焦(在边缘位置涂上咖色的颜料)。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情境是生动、有趣的,可以较好地吸引幼儿的关注,让幼儿全身心投入进来,沉浸于“厨师”这一角色,认真制作独特、美味的“披萨”。如此,有效促进了生活场景和美术技法的关联,让美术技法不再枯燥、抽象,帮助幼儿降低学习难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技法,为创意设计、创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把握已有形象,展开联想创作
在一日活动中,往往会用到生活材料,这些生活材料丰富多样,如物质材料、形象材料等,为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在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尝试引入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基于已有形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丰富联想,将生活形象材料融入进来,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和形象来展开联想创作,在锻炼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增强其想象力、动手能力[2]。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材料,如棉花、海绵等,加以收集和整理,将其投放至借形想象美术活动场地。当上述工作准备完毕后,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蘸取彩色颜料,并用艺术手法,在画板上创作颜色不一的形象,鼓励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就上述形象进行联想、想象。如,在画板上有两个相连接的圆球,当幼儿看到这一形状时,脑海中出现了眼镜、冰淇淋等事物。在这种情形下,幼儿思维得以发散,构建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在幼儿充分联想各个色块的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已有材料和工具,展开个性化的创作。如,在“猴子摘桃”活动中,可以先鼓励幼儿绘制出大致的形象,再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完善细节(猴子的脸部特征),并在一旁绘制桃树,用海绵蘸取颜料,绘制树叶、桃子……这样,一幅较为完整的作品就创作完成了。在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通过生活材料的引入,引领幼儿就色块进行排列组合,创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美术作品,有效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创作能力,实现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
三、巧用废旧材料,开展创意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只要善于挖掘、利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的润滑剂。同样的,在借形想象美术活动教学中,幼儿教师也可以二次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落实上述工作。一方面,边角材料。开设美术课程并非单纯地为了传授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幼儿创造力以及艺术综合素养的培育。在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将边角材料利用起来,鼓励幼儿借形想象,感知美术魅力。当然,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事先组织幼儿从不同的方面(如形状、质地、颜色等)入手,探究边角材料,辨别其特征、差异,从而在后续创作中有针对性地使用,令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新意。以小石子为例,可以将其粘贴起来,变成一座座“山峰”;将废旧纸盒利用起来,打造一座宏伟的“堡垒”……当幼儿创作结束后,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等,实现对语言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废旧瓶罐。幼儿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矿泉水瓶、易拉罐,将其带到教室,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变废为宝”。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一种现成的画布,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上方进行创意绘画,在增强其美观性的同时,促进幼儿思维发散,强化幼儿创造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与幼儿身心特征较为契合,有利于挖掘幼儿潜能,释放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对幼儿综合素养发展极为有益。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其价值,积极设计和实施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为幼儿打造一种想象与创造的天堂,令其在广阔的美术天地中尽情遨游、释放身心。
参考文献:
[1]周丽玲.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创意美术的实践探究[J].文科爱好者,2023,(06):196-198.
[2]金立萍,郭婧.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橘皮变变变[J].早期教育,2022,(2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