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桑天元
山东沂河源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BIM 技术基于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原理,以及可视化、协同性等特点,论证其应用于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在技术、经济、管理层面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 BIM 技术在提高设计精度与效率、优化施工管理、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提升景观效果与可持续性方面的显著优势。提出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标准规范以及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等应用策略,为推动 BIM 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助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 技术;市政风景园林工程;工程更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更新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设计可视化差、施工难精准把控等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长,景观效果也常难达预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其强大的三维信息集成、可视化模拟、协同作业等功能,为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建筑领域应用 BIM 技术较早,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方面也有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将其用于大型公园、城市广场改造,借助三维模型实现数字化管理,运营维护时还用 BIM 模型做设施管理与能耗分析。国内应用研究起步晚,但近年发展快,不少学者和企业关注其在园林规划设计、施工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大城市也开展了试点项目。不过,目前国内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应用 BIM 技术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2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 BIM 技术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实际项目中 BIM 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与不足;结合调查研究法,通过对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调研,了解 BIM 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需求。
创新点在于从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系统研究 BIM 技术的应用模式和价值,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为推动 BIM 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3BIM 技术与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概述
3.1 BIM 技术原理与特点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协同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可视化特点使设计师和业主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协同性特点打破了传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模拟性特点可以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运营维护等进行虚拟模拟,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优化性特点则基于模拟分析结果,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可出图性特点能够根据 BIM 模型快速生成各种施工图纸和报表,提高工作效率。
3.2 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特点及需求
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敏感性等特点。复杂性体现在项目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较大;多样性体现在项目类型丰富,包括公园更新、道路绿化改造、滨水景观修复等,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难点;敏感性则体现在项目与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任何施工活动都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基于这些特点,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对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提高设计的精准度和可视化程度,以便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提高运营维护效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BIM 技术应用于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的可行性
从技术层面来看,BIM 技术的功能和特点能够满足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的需求。其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提高设计的精准度;施工模拟和进度管理功能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减少施工风险;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功能则为项目的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从经济层面来看,虽然 BIM 技术的应用初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费用,但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来看,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施工变更、提高运营维护效率等,可以降低项目的总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层面来看,BIM 技术的协同性特点能够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
4、BIM 技术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的优势
4.1 提高设计精度与效率
BIM 技术的参数化设计功能使设计师能够通过调整参数快速生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时修改和优化。同时,利用 BIM 模型的可视化特点,设计师可以直观地展示设计效果,与业主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例如,在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中,通过 BIM 模型可以精确地确定小品的尺寸、材质和位置,避免了传统设计中因图纸表达不清晰而导致的施工误差。
4.2 优化施工管理
在施工阶段,BIM 技术可以通过施工模拟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演,提前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施工顺序不合理、施工空间冲突等,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利用 BIM 模型与进度计划的关联,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通过在模型中标记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和检查,提高施工质量。
4.3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BIM 技术为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项目规划阶段,通过 BIM 模型可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设计阶段,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在施工阶段,优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运营维护阶段,利用 BIM 模型存储的项目信息,对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智能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在公园的运营维护中,通过 BIM 模型可以快速查询到各类设施的位置、使用年限和维护记录,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4.4 提升景观效果与可持续性
通过 BIM 技术的模拟分析功能,可以对园林景观的光照、通风、植物生长等进行模拟,优化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提高景观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利用 BIM 技术还可以对景观效果进行实时渲染和展示,让业主和公众提前感受到未来的景观效果,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 BIM 技术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BIM 技术具有提高设计精度与效率、优化施工管理、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景观效果与可持续性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 BIM 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提出了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相关标准与规范、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等应用策略,为推动 BIM 技术在市政风景园林工程更新项目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戴何琴.浅析 BIM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J].建筑与装饰,2019(13):7.
[2]哈喆. BIM技术及其在风景园林行业应用的意义[J].居业,2019(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