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

作者

林素珠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金锁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实施大单元教学,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与优势,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提出了整体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确定单元主题、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评价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构建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实施大单元教学,以整体构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作用

(一)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对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单元教学强调以主题或问题为中心,整合相关知识点,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整体构建大单元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加系统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这些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升语文能力,形成扎实的核心素养基础。

(三)提供教学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还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同时,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

(一)主题整合,聚焦主题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构建需聚焦于主题整合策略。教师应细致挖掘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核心主题,巧妙地将相关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等内容有机融合,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内容连贯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整合不仅强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还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中,教师紧扣“传统文化与民间智慧”这一主题,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经典课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智慧,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民间故事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理解能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策略在大单元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师应巧妙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现实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深度体验、深刻感悟。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童话王国”单元教学中,教师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情境。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奇妙的童话故事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不仅亲身经历了童话情节的发展,还深刻体会到了童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从而在趣味横生的学习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与情感的升华。

(三)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在大单元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教师应精心策划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项目探究、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神话故事”单元教学中,教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参与神话故事创作,发挥无限想象,还能通过神话故事绘画展现视觉艺术,更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神话故事表演,亲身体验神话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参与课堂

多元化评价策略在大单元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涵盖课堂参与度评价、小组合作表现互评、教师深度反馈评价等多个维度。这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成效,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诗词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采取了背诵比赛、诗词创作、诗词鉴赏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欣赏他人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诗词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的策略研究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教学策略,我们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巧梅.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18): 59-62.

[2]刘燕.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 [J]. 读好书, 2024, 2 (5)

[3]陈生华.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J]. 读好书, 2023, 1 (12)

本文为2023年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建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KCA20232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