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 双主" 模式构建研究
黄理
广西百色市田林中学 533300
引言:正如其名,我们所说的生本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将学生置于首位、重视他们的教育和教学观点的教育。实际上,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解决教学难题的唯一方法。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时,怎样做可以使得老师们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点有更深入地理解和阐述?在我看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个体差异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来策划课程,这样才能在实质层次上阐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实践性活动,合作学习积极参与
高年级的学生拥有很好的研究能力,他们对于所接触的知识点拥有 " 主导权 "。当采纳 STEAM 的教育观点时,老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他们的职责,执行 " 实践性 " 的教育准则,并且强化对于教学节奏的管理,以便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课堂活动之中。构筑协同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详细阐述这门课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并借此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从多方面来看,通过协同学习的方法,可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同时,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技巧得到持续的提高。比如,《信息系统与社会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后续的学习模块做好技能的铺垫。这门课程富含浓厚的人文色彩,它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并利用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创立协同学习计划时,老师能够依据 " 共享单车 " 和 " 京东无人超市" 这两个社区资源,借助两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搜集相关的数据和新闻素材,使学生们对信息系统如何与外部环境相互链接有初级的认识,并将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的科研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学生们的互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们自主阐释 "IoT 的定义和特性 ", 从而加强学生们的学术基础,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 IoT 信息系统的感应和操控原理,并通过团队协同的方法来完成本次的课堂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和协同学习来完成教育目的。
二、合理运用微课,营造教学氛围
利用微课这一创新的教育手段,老师能够构建模拟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明确地理解并掌握课程的所有内容,全面修正传统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与短板,从而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另外,当利用微课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构建时,老师需要根据教学主题精心挑选微课的播放位置,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需的教育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比如,当教授“Flash 动画制作”这一章节时,针对“遮罩层应用”这一章节的难题,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利用动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当我们在解释“网络的功能与构造”这一信息科技的教学主题时,仅仅依赖于文字的教导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此刻,教师可以选择在学校内部的网络中心进行微课制作,以便向学生解释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相关设备的构造和连接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网络中心。因此,学生能够将教学内容与他们的真实环境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学习成果。
三、倡导合作,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协作不仅是一种关键的特性,而且也是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新知识的策略与手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里,老师需要改革旧的教育理论,指导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来一起研究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这样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门科技。例如,在教授 " 处理表格数据 " 的主题时,我会在阐述完相关的表格数据知识之后,将学生们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处理某个企业的利润数据。例如,在教授 " 处理表格数据 " 的主题时,我会在阐述完相关的表格数据知识之后,将学生们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处理某个企业的利润数据。在甲班,同学们充当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角色,他们以股东与员工为视点,深入探讨了企业的盈余,同时也对相应的报告数据做了处理。在丙组,学生们充当着职员的角色,根据提供的企业盈利信息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并且还探讨了股东收入与职员收入的增长情况,从而推测出企业的盈利状态。在完成任务之后,我将鼓励学生们通过团队的方式来展示和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给出经过处理的信息。比如,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乙组的学生观察到:在过去三年里,该公司的股东收益增长了 50% ,但是,员工的总薪资增长率仅为 25% 。因此,他们得出了这个公司需要适度提高员工薪酬的观点。在学生们共同研究的旅程里,我始终扮演着领路人和观察者的角色,并在他们研究完毕后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教学反馈。在前述的教学实例中,我运用了与信息技术学科特性相符的协作探索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协作探索的方式去掌握 IT 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结语:
简而言之,当代教育的进步离不开生本教育的观念,这也是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的一种表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生命本位的教育观念作为主导的教学方向,从学生的未来成长视角出发,策划适宜的教学活动。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并鼓励他们的团队协作。这样做不只可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他们的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云 , 翟建越 , 程美 .Scratch 在 STEAM 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研究——Scratch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案例探析 [J]. 中小学电教 :上 ,2017(9):49-52.
[2] 刘锐,王海燕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