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境营造与情感传递的方法探究

作者

何耀来

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363301

摘要:古诗词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石,学习古诗词主要是引领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发挥古诗词情感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古诗词表面字句的解读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想象到诗词描绘的形象情境,从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这份思想感情传递下去。但在实际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并未深刻感受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以及传递的思想感情。那么,本文将针对现有问题重点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境营造意境与传递情感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意境营造;情感传递

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教学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诵读及背诵古诗,理解文章大意,品味诗词语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欣赏美的能力以及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更加关注考试考不考,更加看重学生对课本重点句子的背诵以及重点字词的翻译,从而忽略了对诗词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递。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人们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做到融景于情,晓之以情,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理解,才能不断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目标也有所发生变化,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发展需要。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如此,如今的古诗词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情境的体验和情感的思考,深刻体会古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古诗,欣赏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法首先就要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这本书中,在学习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古诗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先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初出巴蜀,沿长江而下,途经天门山时有感而作,描写了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安门的情景。同时也要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在正式讲课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展示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为后面的古诗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建古诗情境,注重意境营造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中,语文教师根据故事内容的描写,创设相关的形象情境巧妙运用情境创设,营造相关意境。合适的古诗情境,能够将学生代入到古诗词中来,帮助充分感受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可见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诗词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创建相关情境,形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这本教材中,在学习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凉州词》时,这首诗如同盛唐时期边疆风情与文人情感交织的一幅壮丽画卷。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建相应情境,营造深邃意境,在浓厚的意境之中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学习。如前所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写作背景以及文章大意进行预习,了解王瀚奉命出使边疆,亲眼目睹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忠诚担当,于是写下《凉州词》的写作背景,在学生了解这些的基础之上,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出征前战士们在酒宴上豪快畅饮的画面以及戍边将士的不易。运用多媒体创建出与古诗词交相辉映的情境与意境,在充满意境的氛围中学习,深切感受到到将士们视死如归豪迈以及奔放的思想感情。

三、丰富诗词教学手段,体会不同情感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投入到古诗情感的体验与中来。与此同时,古诗词,既是语言的精华,亦融合了音乐和绘画之美,犹如一个丰富多彩文学宝库。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古诗词的这一特点,丰富古诗表达方法,让学生通过诵诗,唱诗,画诗等方法,体会不同古诗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学习,不断提高其文学素养及艺术审美能力,从而进而推动学生全方面共同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在学习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山居秋暝》这一古诗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出诗的真味。在朗诵同时,更可播放与诗歌情感相契合、节奏同步的旋律,以此营造一种沉浸式的朗诵环境,引领学生深入其境,感同身受。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诗词进行歌唱,也就是唱诗,让学生在音符的带领下学习古诗,感受古诗中的情感。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依据古诗词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正如古人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灵感,挥洒画笔,以画述诗。这样丰富多彩的古诗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感受古诗的思想感情。

四、深化古诗学习,加强情感传递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就像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有着丰富深刻的内容,蕴含着积极向上情感,将其传递给学生,能够感染其产生积极行为。因此,学生学习古诗不仅要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在古诗中汲取营养,感受到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身所需,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学习古诗内容,从而加强情感体验,达到情感传递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在学习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示儿》时,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句的理解,领会到诗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以及执着,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感。诗词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现出诗人即将离世,万般皆空得悲哀凄凉之情。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表现出诗人无法看到祖国统一的悲怆心境。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热切表达出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景。尾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这首诗充分体现出年迈衰老的陆游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对后代的教诲。这种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应该由学生传递下去,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未来的责任感,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总结: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古诗词知识的基础上深化感受文章意境以及传递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些具体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加以借鉴。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建故事教学情境,注重意境营造;其次还可以通过丰富古诗词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深化古诗学习,加强情感传递。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继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境创设与情感体验研究[J].科教导刊,2024,(26):136-138.DOI:10.16400/j.cnki.kjdk.2024.26.044.

[2]张俊杰,李忠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陶冶策略 [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2, (03): 63-64. 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2.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