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作者

蒋雯丽

湖南省沅陵县官庄镇黄壤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419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通过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实践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生活化教学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它强调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同时,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表达。情境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模拟或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本质,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真实生活情境。以《草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丰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辽阔与壮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草原的视频,让学生踏入广袤无垠的绿色世界,近距离观察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聆听风的低语、马的嘶鸣,感受草原独有的韵味与风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草原上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可以讲述草原上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草原诗歌朗诵或创作活动,用文字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情感,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引入生活化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将生活化素材融入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显著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出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积极创新。以《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巧妙地借助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如“蒲公英的种子为何能随风飘散?”“苍耳的种子是如何巧妙地附着在动物身上进行传播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它们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大门。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始主动思考、讨论,甚至动手查找资料,力求找到最准确的答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自然现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活动。比如,在校园里寻找蒲公英,观察其种子的形态结构,尝试用风吹拂,模拟种子飘散的过程;或者采集苍耳,观察其表面的钩刺,思考这些钩刺如何帮助种子传播。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意性的表达。比如,让学生以“我是小小植物学家”为主题,创作一篇科普小论文或绘制一幅生动的科学插画,展现自己对植物传播方式的理解与想象。这样的创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三)开展生活化的活动,促进语文教学实践

生活化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与情节。学生们可以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从台词的背诵到动作的演绎,再到情感的把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们认真揣摩与体验。这样的表演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孤独与无助,从而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又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类似经历,让学生们在讨论与分享中深化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经有过“不劳而获”的想法,或者是否遇到过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而错失良机的情况。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勤奋努力才是成功之道”的道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珍惜机会,努力前行。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有关环保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厂,让他们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在学习有关历史文化的课文时,则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语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充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精心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巧妙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珊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5):70-72.

[2]柴仕玲.用生活照亮语文课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2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