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
李莉
重庆市合川区新华幼儿园401520
摘要:STEM的项目化学习模式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它使得幼儿们由被动的接收过程逐渐进入到独立的学习阶段,同时,老师的职责也由单一的引领者转为了协同的参与者。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个人体验和现场环境来安排教育和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幼儿的创新思维、问题处理、交际沟通以及团队协作的技巧。
关键词:幼儿园;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实践探究
引言:STEM是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的综合性项目。STEM项目式的幼儿教育倡导通过实际环境来处理具有意义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与研究,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种领域的知识与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以此来获取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践进行相关探究,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推动STEM学习中心建设,完善教学实施载体
如果希望幼儿们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成长,那么幼儿园就需要积极地打造STEM的学习平台,优化教育的执行方式,以此来营造出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首先,老师需要开始创设活动空间,把幼儿园的科学展示区变成STEM的学习场所,以此来给幼儿们提供暂时的活动空间。当进行STEM学习中心的构建时,幼儿老师需要依照幼儿们的具体需求来设计探索和实践的活动场所,以确保幼儿们能在优质的环境下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例如,对于构筑实验室,老师需要确保其有足够的阳光。在游戏环境里,老师需要向幼儿们分发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不经意间接收到知识的熏陶,从而推动他们的技能水平的增长。接下来,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先进的教育器材和软件像春天的竹笋一样蓬勃生长,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色,以此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适宜的环境中,幼儿老师能够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先进的教育工具和学习软件,从而丰富幼儿们的学习途径,推动他们的成长。例如,当幼儿参与观察植物成长的实践时,幼儿老师可以运用先进的教育工具来向幼儿们呈现植物的成长历程,并且还能为幼儿们呈现出更为鲜明和生动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幼儿们对于植物成长的理解,这将大大推动幼儿们的研究技巧的发展。
二、更新教师定位,合理把控STEM教学实践活动进程
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中,教师的职责并非一成不变,反而会随着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而有所调整。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可能会察觉到幼儿的成长与教育背景、教育理念、评估标准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当进行STEM的教育实践时,幼儿园老师需要放下他们的“知识分享者”或“判断对错人”的角色,重塑他们的角色,让幼儿作为一个参与者融入STEM的教育实践。在这个时侯,幼儿老师就像一位引领者与激发者,以潜移默化的手段去引领、激发幼儿,协助幼儿关注问题,给予他们恰当的解决策略,激励幼儿自主处理问题,而非简单地协助他们处理[1]。终究,鉴于幼儿的思考能力还未完全发展,他们往往无法独立调整STEM教育实践的步伐。所以,老师需要扮演好管理角色,对活动的执行过程做出有力的监督,始终关注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并用乐观、开朗的方式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与高效的反馈。此外,老师需要认真地进行自我审视,借由深入地审视幼儿们的经历与STEM教育实践的执行状态,从而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出适当的修正,这样可以推动幼儿们的基本技能和全面技巧的显著增强。
三、基于真实情境,审视生活中的STEM活动
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依赖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里总是存在着许多“难题”,若是老师能灵活应变,帮助并指导幼儿去研究这些难题,那么不只可以增加并扩大幼儿的学习经历,还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我探索的精神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从而推动幼儿的个人成长[2]。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运用STEM的观念去反思日常的教学模式,思索在幼儿的一天生活里,是否存在可以通过“创造”来处理的难题。指导幼儿们以问题为基础,按照需要有针对性地行动,而非只是模仿错误。比如,在《拯救花盆》的中班STEM活动中,当幼儿们移动课桌椅的时候,他们不小心撞到了一盆位于植物角的植物,导致花盆受损。在一般的教学环境下,为了确保安全与清洁,幼儿们的破损物品将由照看者搬离并妥善处置。同时,负责照看的老师也需要定期向受损的幼儿们提供指导,以防止再次发生相同的事件。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教师意识到这是一次优秀的STEM教育机会,并对幼儿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花盆被打破,应该怎么办呢?”幼儿们热烈讨论,提出了各种方案,如使用胶带黏合、使用纸张覆盖、使用塑料袋进行封装等。在实践中,幼儿们证明了用A4纸、硬卡纸和胶带来修复花盆是不切实际的,这也使他们对材料的透水性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对花盆的修复失败的反思,幼儿们在深入探究原因并进行分析讨论之后,最终使用彩色泥土制作了一个全新的花盆。
结语:时代在飞速进步,科技也在飞速发展,社会正在持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幼儿们接受学前教育的阶段,需要理解STEM的教育观念,并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STEM的教育观念已经被引入到了幼儿园,这种观点强调以幼儿们所熟知的日常事务为出发点进行课堂布局。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们可以在处理真实情况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综合技巧和实践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技巧。
参考文献:
[1]孙红艳,樊俊杰.STEM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3):158-161.
[2]陈育芬.幼儿园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J].辽宁教育, 2022(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