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措施

作者

贾丽华

唐县第三小学 07235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广泛搜集写作素材,为学生构建写作背景,通过开展语言积累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设写作评改形式等提升策略,改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以期提高学生语文写作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又是学生成绩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分数。所以说,当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去掌控写作教学这一重要的环节,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方法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1.1目标设置不够科学

写作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写作目标实施,教师只有设置正确合理的目标,才能保证写作教学效果。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写作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如要求学生获得高分或是获奖等,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写作热情和习惯的培养,一些没有获得感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抵抗和逃避等情绪。

1.2学生的写作思路狭窄缺乏创新

学生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实践感悟,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写作时有灵活的思路,确保自己的作文具有逻辑性。但是当前学生写作时却存在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驱动下进行写作的,自身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往往采取套用模板的方式来完成写作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时就会习惯套用模板或模仿他人写作文,没有自己的作文思路和写作目标。

1.3写作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写作课堂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方向,对影响作文教学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相适应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动力。写作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作文教学内容时,由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课堂中学习参与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这必然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教学方式影响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按照灌输式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而不加强对学生写作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视与培养,就会造成学生写作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2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措施

2.1累积词汇语句,丰富语言储备

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标,其中,读与写密不可分。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途径。因此,在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引导学生形成读写结合的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并在写作活动中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从而达成优化写作教学的目标。

2.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看到一个写作题目时,脑子里会出现相应的写作内容是一件好事,如果学生对写作题目没有想象的话,那么这个写作注定是失败的。因此解决该问题,需要教师构建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情境,帮助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支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展现出学生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写作实力。在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对写作题目进行思考和想象,就像是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思路,这样有利于顺利写作,相较于那些边写边想的人写作更高效。由此可以看出好的文章,需要有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2.3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有必要转变观念,尝试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融入真情实感。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物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展开更多的思考,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写观察日记”这一写作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这节写作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假设自己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为了种出美丽的花朵,需要自己挑选土壤、每天进行浇水、观察等,并将自己每天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心得记录下来。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就会产生代入感,写出来的观察日记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处处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2.4创设写作评改形式,增强学生的鉴赏力

对于写作的练习,不仅仅存在于学生的创作和思维上面,同时需要着重利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完成之后,进行同桌互换批改、组内互评、班级内评等等。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水平,从而推动高效写作教学课堂的建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呆滞期,这段时间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没有丝毫的变化和进步,这就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写作灵感,相互批改作文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从别人的字体中学习“字”的规整、从语段中圈画出“优美的句子”、从篇章中学习“行文结构”、从病句中找到“病因并根治”等等。在学生对其它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他们会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明白自己的写作问题出在哪里。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重塑写作教学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写作教学形式,改善写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琼.探析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19(9):00240-00240.

[2]后虎科.探析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9,000(0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