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借助信息技术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思考

作者

李电章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镇谷贝小学 232251

摘要:文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指出其能够优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促进个性化学习及教育公平。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新生态的策略,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质量提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信息技术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其意义并非单纯的技术应用,而是对教学模式和理念的一次系统性重塑,旨在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字化资源可以呈现更直观、更生动的数学概念和规律,例如动态几何演示、虚拟实验等,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信息技术也方便了教师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设计水平。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例如互动式白板、在线学习平台等,能够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例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进行练习,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实现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例如,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难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建议。这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实现教育公平。

2.信息技术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新生态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新生态,需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入手,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首先,教学理念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这需要学校提供持续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

2.2 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信息技术融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资源往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而数字化资源则可以呈现更直观、更生动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资源内容应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资源应用要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设计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认识更大的数》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实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随后,运用多媒体动画,将抽象的数位概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用动画演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位的概念。课堂中,可使用在线互动平台,设计数字填空、数位排序等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展示不同国家人口数量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在线作业平台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个性化辅导。整个教学过程,信息技术贯穿始终,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2.3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应与数学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明确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例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教学设计应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例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可以为这些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支持。最后,教学评价应更加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促进师生交互的智能化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过于依赖纸笔考试,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智能化教学评价体系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构建促进师生交互的智能化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内容应更加多元化,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维度,并与数学核心素养紧密结合。评价指标应清晰、可操作,避免评价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其次,评价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例如在线测试、课堂观察、学习过程记录、项目评价等,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再次,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例如个性化学习报告、在线答疑等。最后,评价体系应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文章提出的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但其有效性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持续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华,邢军.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0):141-144.

[2]杜月新.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读写算 ,2022(21):13-15.

[3]李衍法.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02):164-165.

[4]陈惠媚 .信息化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探析[J].读写算 ,201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