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何苗

阆中市洪山镇中心学校 637400

引言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如同一张白纸,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其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都在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能够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当前幼儿园品德教育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应用策略,提升幼儿园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当前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品德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品德教育往往零散地分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在开展品德教育时,通常是根据临时的教育契机或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教育,缺乏对品德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整体设计。例如,有的幼儿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些道德故事,没有将故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没有后续的延伸活动,导致幼儿对品德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品德教育方法单一

在幼儿园品德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讲解法和示范法,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讲解法虽然能够直接向幼儿传授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但由于幼儿的认知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单纯的讲解往往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示范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但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示范,缺乏幼儿的参与和互动,也无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一些幼儿园忽视了游戏、实践等教育方法在品德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品德教育活动枯燥乏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三)家园合作不足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品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与家长在品德教育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不够紧密。一方面,家长对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教师没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品德表现,家长也不了解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无法在家庭中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种家园合作的不足,导致品德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整体效果。

(四)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品德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道德知识和教育理论,还需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品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存在不足。一些教师对品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示范作用不够明显,无法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体系中,品德教育相关的培训内容相对较少,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难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教育水平。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品德教育内容,构建系统课程体系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系统的品德教育目标和内容。品德教育内容应涵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多个方面,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的教育内容。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开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玩具” 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爱护物品的意识;对于中班幼儿,可以进行 “遵守交通规则”“礼貌待人” 等内容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的品质;对于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 “团队合作”“诚实守信” 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二)创新品德教育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将品德教育融入游戏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设计 “超市购物”“医院看病” 等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遵守社会规则、文明购物、尊重医护人员等品德行为。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品德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品德教育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从而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增强道德体验,促进品德行为的形成。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加强家园合作,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幼儿园应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品德表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品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宣传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是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方式。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保障品德教育质量

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开展师德培训、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幼儿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品德教育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品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方面,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通过专业培训,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品德教育方法和技术,提高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幼儿园品德教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家园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品德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朝鲁孟 .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 [A]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九)[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2023: 3.

[2] 王国义 .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1, (10):81+83.

[3] 朱靓婷 . 谈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应用 [J]. 才智 , 2017, (3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