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作者

林宁玉昕

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最优调度,就是依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负荷需求以及发电计划,对能源、输电、变电、配电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降低能耗、降低运行费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从智能电网技术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路径,以期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电力系统在可靠性、响应速度、能量利用率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的升级版,它融合了先进的通信、控制、计算等技术,为实现电力资源优化调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将智能电网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度领域,不仅能有效提升调度决策的智能水平,而且能显著提升电网自愈能力与新能源接入能力。因此,深入开展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电力系统调度优化研究,对推进能源革命和建设现代化能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电网技术概述

智能电网技术作为现代电力技术的重要支柱,其核心理念是将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使电网实现智能化、高效率和安全运行。智能电网技术是建立在高速、双向和一体化的通信网之上的。这样的网络可以保证电网内各设备、各设备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与共享。智能电网通过在电网中部署大量的传感设备,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设备健康状态、电力供需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调度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撑。从而达到对电网进行精细管理的目的。通过采用高精度仪表、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技术,实现对用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设备优化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智能电网技术是利用先进的控制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对电网进行智能化调度与优化调度。通过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电网能够实时分析电网的运行数据,预测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该智能调度方法能有效均衡电力供需关系,降低能源浪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能对电磁干扰、电力突发事故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动态处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智能电网还支持用户侧需求响应管理,利用智能电表等设备与用户进行双向交互,激励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与管理,提升电网灵活性与响应能力。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高效率和安全运行。

2.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路径

2.1.集成优化调度

电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模型,能够涵盖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该模型不仅包含了电网各环节的物理特征参数,而且还融合了电网实时运行、历史统计和市场交易等多源数据,为电网优化调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合整数规划、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先进优化算法,使电力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实践证明,一体化优化调度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的柔性与响应能力。比如,调度系统能够快速调整发电功率、优化输电线路以保证电网的供需平衡等。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传统新能源和新能源发电调度方案的优化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弃风弃光,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综合优化调度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2.2.多时间尺度调度

多时间尺度调度是指将电力系统调度任务划分为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关注点的层次。在短期调度方面,本项目密切关注未来数小时至数日内的发电计划及负荷预测,通过高精度预测模型及实时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电力供需变化的快速响应,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例如,针对夏季高温天气,短期调度将依据天气预报及历史负荷数据,提前调整火电机组出力计划,并对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进行优化调度。在中长期调度层次上,多时间尺度调度则着眼于电网的长期规划与发展,关注电网结构优化、设备投资和能源转型等战略性问题,通过构建多阶段优化模型,从经济性、环境性、技术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如在制定电网扩容方案时,通过对各地区未来用电需求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对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实现电网经济高效运行与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2.3.多目标优化调度

多目标优化调度需要建立一套能全面反映电力系统特点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该模型不仅考虑电力系统的物理约束如电网潮流、设备容量限制等,还融入经济成本、环境排放等软性指标,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优化框架。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先进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提出的算法能够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寻找一系列非劣解,为调度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调度方案选择。首先,在发电调度方面,综合考虑发电成本、污染物排放和新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引导电力系统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其次,优化负荷分配和机组启停安排,降低了发电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最后,利用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提高电网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对备用容量的优化配置和故障恢复策略的优化,保证电网在突发事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2.4.个性化调度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调度,是实现个性化调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预报和电网负荷预测等外部信息,对未来特定时期用户用电需求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发电、输电和配电计划。针对高能耗工业用户,个性化调度可根据生产流程特征制定柔性供电方案,如错峰生产,降低电费支出。对于居民用户来说,能够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给他们提供智能节能意见或者智能家居控制服务,帮助他们对家里的电力进行更好的管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个性化调度还可将屋顶光伏、储能装置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的用能解决方案,推动用电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成优化调度、多时间尺度调度、多目标优化调度及个性化调度等路径,电力系统在保障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和环保双重提升。这些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与响应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电网优化调度将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志坚.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10):41-44.

[2]林威,王乾.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4,(06):150-152.

[3]袁源.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实践[J].模具制造,2024,24(03):206-208.

[4]饶巨为.电力调度自动化中智能电网技术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33):181-184.

[5]范凯迪.电力调度自动化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J].新型工业化,2022,12(03):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