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肖晚霞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芙蓉学校 4155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建设,从而使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丰富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容,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写作和阅读是重要的两方面。写作和阅读作为紧密联系的两大重要板块,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新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随着一线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创新尝试,读写结合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工作,是做好小学生语文启蒙工作的关键。

1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现状

(1)阅读与写作难以融合。阅读和写作本身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写作积累素材,而写作又是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的重要方式,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少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两项能力时,并没有将阅读课程和写作课程相结合,甚至有很多学校将语文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分离,阅读课程基本围绕教材内容以及教师指定的课外文本开展,而写作课程也大多是由教师提前设定好写作主题、对学生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围绕主题和要求开展写作,这也就导致语文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之间没有交集,难以发挥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协同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2)读写结合流于表面。前文中笔者已经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但并没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读写结合流于表面的现象十分严重,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将阅读素材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或改写。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并不能对阅读材料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析不透彻,就会影响后续的写作和写作质量。

2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1因时应势,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发挥读写的互利作用

若学生所处的校园具备良好的读写环境,那么,学生的读写意识便会增强,读写习惯也能慢慢养成,同时,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也会更高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意识到良好读写氛围的营造对读写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校园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的种类和数量,强化管理,科学陈列。此外,学校还可在教室创设图书角,组织学生把自己家中喜欢的书带到学校,与同学共享。学校在班级乃至全校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读写熏陶和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基础,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确保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进行阅读推荐,鼓励学生阅读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不同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构架、写作手法和设计技巧等,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掌握写作技巧,实现从“有的写”到“写得好”的转变。

2.2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差异开展教学

不同人受性格、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根据学生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如果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致,则会使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学生特点,根据他们个体差异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中不断得到提高。

2.3以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依靠的不仅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是否丰富,积累的作文素材是否新颖。因此,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度增加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不过分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自由,只在书单的选择上发挥指导作用,如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或接受能力科学优化课外阅读的书单。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在快乐中阅读,不会将阅读视为学习负担,并能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开阔自己的眼界。

2.4阅读和续写、仿写训练的结合

写作是一个不断模仿内化的过程,最初的模仿是写作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阅读能力快速增强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定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有助于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教学中的续写和仿写是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整齐漂亮的句式进行关注和模仿,并不断地进行修辞仿写、句式仿写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更多的词汇搭配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读写结合教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将其运用在平时的阅读学习和写作练习中,使学习效果更加完善,学习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生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0):65.

[2]阙如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3):38.

[3]苏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J].学苑教育,202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