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方法
申晓帆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二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实施研究》(立项编号:CJK2022106)研究成果。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育面临学生个体差异大、传统作业设计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分层设计应遵循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原则,然后提出了通过采用“强化基础+提升挑战”的双重作业结构、引入“项目驱动”的实践性作业方式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一刀切式作业设计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吃力,而部分学生则觉得缺乏挑战。为此,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分层设计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关注: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构成了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石,它聚焦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涵盖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及兴趣爱好的广泛差异。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细致入微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旨在为他们定制贴合个人需求的作业内容。基于差异性原则,作业设计需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契合。对于基础尚不牢固的学生,作业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其构建稳固的学习根基。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则需深化至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层面,旨在激发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作业设计还需兼顾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趣味性的内容,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循序渐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核心要素,它倡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将作业内容精心划分为多个层次,确保每个层次都能循序渐进,由简入繁,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作业内容的层次构建上,教师可遵循“基础—提升—拓展”的递进模式。基础层次的作业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层次则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而拓展层次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这种层次分明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既不会因难度过高而心生畏惧,也不会因缺乏挑战而感到乏味。层次性原则还强调作业评价的多元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评价应更多关注其进步与努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评价则需更加侧重于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展现。
(三)鼓励探索: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作业内容的开放性与多样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束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放性原则要求作业设计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作业形式也应追求多样化,涵盖书面作业、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与需求。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提升,更能在实践中锻炼其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强化基础+提升挑战”的双重作业结构
针对五六年级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作业设计着重于分数加减、小数乘除以及面积与周长的计算等基础知识的强化。采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诸如“求解1/2+1/3的结果”、“纠正3.5×0.2的错误答案”以及“计算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等题目,旨在稳固学生的数学根基,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后,将提供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这些题目包括“将复杂分数转换为小数并阐述转换过程”、“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买4.5元/千克的苹果3.2千克所需金额”以及“设计并解答关于面积与周长的应用题,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题目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构建这一双重作业结构,我们既强化了基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引入“项目驱动”的实践性作业方式
在“分数与小数”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如“家庭一周饮食营养分析报告”和“班级图书阅读时长统计”。学生需亲自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并以报告或图表的形式展示成果。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分数与小数的运算技能,还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以“家庭一周饮食营养分析报告”为例,学生需详细记录家庭一周内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并运用分数与小数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与计算,如计算各类食物占总摄入量的比例。随后,学生还需结合营养学原理,对饮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营养搭配建议。这种既有趣又具挑战性的作业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分数与小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为“分数与小数”单元设计了多种在线互动游戏和软件应用。这些游戏和应用通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分数与小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我们可选用一款名为“分数小数探险岛”的在线游戏,让学生在虚拟的探险环境中完成分数与小数的加减乘除练习、分数小数互化等任务。游戏设置了多个难度等级,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挑战。同时,游戏内置排行榜和奖励机制,学生每完成一个关卡或任务,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和勋章。这种激励机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还让他们在玩乐中巩固和提升了分数与小数的运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强化基础+提升挑战”的双重作业结构、引入“项目驱动”的实践性作业方式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我们为大单元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这些创新性的作业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入也为数学学习增添了趣味性与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美珠.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现状及基于大概念的优化策略研究[D].集美大学,2024.
[2]黄威.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J]. 2024.
[3]陈红霞.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M].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