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优化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语言区中的主动学习

作者

褚瑛瑛

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淞南阳光幼儿园 2152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语言区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场所。传统材料有时难以充分激发幼儿在语言区的主动学习热情。而开放性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优化开放性材料,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在语言区的主动学习,助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对优化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语言区中的主动学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性材料;幼儿语言区;主动学习

引言

幼儿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语言区作为专门的学习区域,承载着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任。然而,现有的材料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开放性材料的出现为幼儿语言学习带来新契机,通过优化这些材料,能让幼儿在语言区中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挖掘语言潜力。

一、优化开放性材料的原则

(一)契合幼儿发展水平原则

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阶段性特点,优化开放性材料必须紧密契合他们的发展水平。对于小班幼儿,其语言表达多以简单词汇和短句为主,认知能力有限。此时的开放性材料应侧重于直观形象、色彩鲜艳且操作简单的类型。例如,提供一些带有简单图案的卡片,让幼儿通过指认、配对等方式认识事物名称;投放简单的拼图,让他们在拼图过程中描述图案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中班幼儿语言逐渐丰富,开始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开放性材料可以更具挑战性和互动性,如故事接龙卡片。卡片上有部分情节和简单提示,幼儿可以根据已有内容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大班幼儿语言表达更加流畅,思维也更为活跃。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材料,如剧本创作道具。幼儿可以分组编写剧本、分配角色并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合作交流以及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激发幼儿兴趣原则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优化开放性材料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材料的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充满趣味性。从形式上看,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材质,如毛绒玩具、木质拼图、塑料卡片等,让幼儿在触摸和操作中感受到不同的质感,增加探索的欲望。在内容方面,要结合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主题,如童话故事、动物世界、日常生活场景等。例如,创设一个“童话小镇”的情境,投放与各种童话角色相关的道具和材料。幼儿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在情境中进行对话和互动,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这样的材料能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鼓励多元互动原则

幼儿在与他人互动交流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因此优化开放性材料要鼓励多元互动。材料的设计应便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例如,投放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材料,如“故事创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角色卡片、场景卡片和情节卡片,幼儿需要分组合作,共同抽取卡片并根据卡片内容创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构建故事内容。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幼儿拓展思维,丰富故事内容。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展示和分享环节,让幼儿有机会向同伴和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表演,进一步促进互动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化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语言区中主动学习的策略

(一)丰富材料种类,激发探索欲望

在幼儿语言区中,丰富多样的开放性材料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支持他们的主动学习。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例如,投放各种不同风格的绘本,有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绘本,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有介绍生活常识的科普绘本,像《蚯蚓的日记》,让幼儿了解自然知识。除了绘本,还可以放置一些手工材料,如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内容,动手制作相关的小卡片或手工作品。比如,在学习完《三只小猪》的故事后,幼儿可以用彩纸剪出小猪和房子的形状,然后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讲述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设置分层材料,满足个体差异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设置分层的开放性材料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以故事拼图为例,对于语言发展相对较慢、认知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提供简单的、拼图块较少的故事拼图,如3-5块的拼图,上面有简单的图案和少量的文字提示。他们可以通过拼图认识基本的事物和简单的故事情节,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而对于语言能力较强、思维更活跃的幼儿,则提供复杂一些的、拼图块较多的故事拼图,如10-15块的拼图,并且拼图内容可以更具挑战性,包含一些需要推理和想象的情节。比如,在一个关于冒险故事的拼图中,幼儿需要根据拼图内容推测主人公接下来的行动,并用丰富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发展。

(三)结合生活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将开放性材料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能让幼儿切实感受到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语言区的学习中。例如,创设一个“餐厅”的生活情境。在语言区精心投放与餐厅相关的各类材料,像设计精美的菜单,上面有各种食物的图片和名称;逼真的餐具,让幼儿有更真实的体验感;还有厨师帽、围裙等角色道具。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扮演顾客、服务员、厨师等不同角色。扮演顾客的幼儿需要仔细查看菜单,用礼貌的语言向服务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点餐需求;服务员则要认真倾听并准确记录顾客的要求,然后礼貌地引导顾客就座;厨师则依据订单有条不紊地准备食物。在这个充满趣味的模拟过程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如热情的问候语、清晰的点餐用语以及真诚的感谢语等。

结束语

优化开放性材料对于支持幼儿在语言区的主动学习意义重大。它能激发幼儿兴趣,促进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充分发挥开放性材料的优势,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赫阳.开放性材料促进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3.

[2]王晓霞.运用开放性材料优化语言区活动[J].幸福家庭,2021,(07):59-60.

[3]王佳.幼儿园语言区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20,(04):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