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生情绪管理研究

作者

邱海仡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 610213

摘要:在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不仅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的烦琐知识,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即将步入大学生活奠定基础。因此,需重点关注心理健康,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促进自身成长发展。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其实践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增强高中生积极情绪,避免消极行为提供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情绪管理

前言:高中阶段是重要的成长环节,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高中生应在高压环境下,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工作,避免消极情绪降低学习热情,影响学习进度。基于此,高中生应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培养自身积极行为与积极情绪,充分激发自身潜能,增强情绪把控能力,使高中生能积极应对各类场景,进而增强幸福感,提升学习效率。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高中生因生长环境、性格、爱好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情绪管理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能帮助其认清自身能力,提升个人成长自信心,还能鼓励其积极接触新鲜事物,增强创新意识与心理素质。使高中生能明确自身学习、成长目标,通过恰当的情绪管理,为自身增添无限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提升学习成绩。同时,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还能增进人际关系,增加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促进自身综合发展。此外,积极心理学能帮助高中生增强心理韧性,能够更快地适应各类环境,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调整心态管理情绪,减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避免情绪崩溃引发心理问题。便于形成良好的个人情绪认知,当发现潜在心理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寻求高效解决方案,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学习效率以及幸福感[1]。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生情绪管理的实践策略

2.1提升心理认知程度

在传统学习环境下,因高中阶段学业繁杂,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弱,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若不能及时发觉自身情绪变化,较易影响学习效率,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对此,高中生应在积极心理学的驱使下,提升自我心理认知程度,在学习生活中,及时发觉自身情绪波动,主动做好情绪管理工作,严重时还需主动向外界求助,避免较大心理负担,带来更大学习压力。同时,高中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我意识,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应远离负面情绪较重的人或事,为自身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培养积极情绪。在遇到困难时能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通过理性的思考高效解决问题,努力克服困难,避免因个体情绪影响自身判断,以此帮助高中生提升抗压能力,减少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强化自身心理认知,实现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目标。

2.2增强情绪适应能力

积极心理学为高中生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护盾,通过学习掌握其中的重点理论,能使其在面对学业压力与外界变化时从容坚韧,有助于培养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各学科学习当中,提升学习成果。因高中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在面临重大变化时,较易影响心态与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情绪,不良情绪会成为阻碍其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中生应在处理各类问题时,逐渐增强自身情绪适应能力,避免出现较大情绪起伏,影响心理健康,能始终冷静、乐观,积极解决困难与问题。例如,高中生在面对自身考试成绩不理想情况时,应秉持积极心理,防止陷入消极、自我怀疑、否定的负面情绪中。需及时转变心态,从容面对失败,并积极总结导致学科成绩下降的关键原因,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并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规划高效的学习方法,促使自身成绩进步,以此体现积极心理学对高中生的积极作用。

2.3注重培养积极情绪

现阶段,为保证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会运用不同方式开展心理教育,旨在提升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思想。在此过程中,高中生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相关培训课程、活动当中,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自身积极情绪,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强情绪管理能力,进而远离负面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因高中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还需结合自身性格特点,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学习情绪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挖掘积极情绪,了解自身价值与优点,进而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素质提升。例如,高中生可协助老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相关班会活动,在活动上主动发言,共同探索高效情绪管理的方法,相互分享提升积极情绪的方式。并提出自身遇到的情绪问题,邀请老师、同学帮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升自身情绪管控能力,始终处于良好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此外,同学之间还需相互提供情绪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陷入负面情绪、遇到问题的同学伸出援手,帮助其重拾自信心,进而在培养自身积极情绪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促进心理健康发展[2]。

2.4接受心理指导帮助

目前,高中校园内会设立心理咨询室,还会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讲活动,以此体现学校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高中生应主动积极地接受学校、老师、家长所提供的心理帮助与指导,这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心理成长观念、优化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同时,因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高中生还需在遇到困难时学会主动求助,如情感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一系列影响情绪的因素,皆可向老师、家长诉说,在其帮助下逐渐走出负面情绪,重新获得学习自信心,面临未来的学习挑战充满热情,并将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身边的同学,共同营造良好、舒适的学习氛围,以此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对于高中生来说,长期处于高压学习环境下,较易产生负面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可能会降低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成果,应恰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增强情绪管控能力。通过提升自身心理认知、增强情绪适应能力、注重培养积极情绪、接受心理指导帮助,可有效提升高中生自信心,在面对问题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保证心理健康,进而体现情绪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云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职业,2024(1):55-58.

[2]蒋艳君.情境互动与积极情绪导向的心理课堂探索——以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为例[J].学周刊,2024(1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