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措施
谢治国 姚暖雪
宽甸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和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丹东市 118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优质的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还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味。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维护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作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因此,探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对于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前的管理与控制
1.1规划设计审核
园林绿化施工应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在施工前需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审核。重点审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包括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地形塑造、排水系统等方面。例如,检查植物选择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景观小品的设置是否与整体风格一致,道路、广场的规划是否满足人流、车流的通行需求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修改完善,确保设计方案能够精准落地实施,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1.2施工材料准备
优质的施工材料是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根据设计要求,提前采购各类施工材料,如苗木、花卉、土壤改良剂、肥料、建筑材料等,并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对于苗木,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植株,同时确保苗木的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对于土壤改良剂和肥料,要检查其成分、含量和质量合格证书,确保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对于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等,要检查其强度、耐久性、外观质量等指标,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1.3施工队伍组建与培训
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是园林绿化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施工企业,挑选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施工人员,包括园艺工人、土建工人、水电工人等,并根据施工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例如,针对苗木栽植,详细讲解苗木的修剪方法、定植深度、浇水施肥技巧等;针对园林建筑施工,培训施工人员掌握建筑结构、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知识。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减少施工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
2.1土壤改良与地形塑造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针对土壤的酸碱度、肥力、透气性等指标,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腐叶土、泥炭土等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撒施石灰或硫磺粉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在地形塑造方面,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利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地形的堆筑和整理,塑造出起伏的山丘、低洼的谷地、缓坡等地形地貌,同时要注意地形的排水坡度和稳定性,确保排水顺畅,避免出现积水现象,为后续的植物种植和景观营造创造良好的地形条件。
2.2苗木栽植管理
苗木栽植是园林绿化施工的核心环节,其栽植质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在苗木栽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首先,做好苗木的起挖、运输和定植工作,确保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根系失水和损伤;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覆盖遮阳网、喷洒保湿剂等,防止苗木受到风吹日晒和机械损伤。其次,根据苗木的品种、规格和生长习性,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和定植深度,一般来说,苗木的定植深度应略高于苗木在苗圃地的原土痕,栽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园林建筑与小品施工
园林建筑和小品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也不容忽视。在园林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建筑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从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建造到装饰装修,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基础的深度、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要保证密实度和强度,装饰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整体风格且质量优良。对于园林小品,如亭、廊、花架、雕塑等,要注重其造型设计、制作工艺和安装质量,小品的位置设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起到点缀和美化景观的作用,同时要确保小品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2.4灌溉与排水系统施工
完善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是保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在灌溉系统施工中,要根据园林地形和植物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灌溉管网的布局,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漫灌等,并确保灌溉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同时,要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渠道,保证园林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因积水导致植物根系腐烂和园林设施损坏。在施工过程中,要对灌溉与排水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通水试验,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堵塞等问题,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和排水要求。
三、施工后的养护管理与控制
3.1苗木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完成后,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确定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定期施肥,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促进苗木生长健壮;适时进行修剪,修剪不仅可以塑造优美的树形,还能促进苗木的分枝和花芽分化,提高苗木的观赏价值,同时要及时清除枯枝、病枝、弱枝,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3.2园林设施维护
园林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和老化现象,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对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等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部位,如修补建筑墙面的裂缝、更换小品的损坏部件、修复道路的破损路面等;对园林设施进行清洁和防腐处理,保持其外观整洁美观,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要对园林设施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如检查游乐设施的安全性、栏杆的牢固性等,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通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使园林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休闲环境。
3.3景观效果保持与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植物的生长,园林景观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和提升景观效果。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整形修剪,调整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保持植物群落的层次感和美感;及时补植死亡或缺失的苗木,确保园林景观的完整性;根据季节变化和节日氛围,适时更换花卉布置,增添园林景观的色彩和活力;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评估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景观布局、植物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吸引力,使其始终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结语:
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出生态优美、景观宜人的园林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德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00(004):39-40.
[2]陈安娜.如何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及难点处理[J].现代园艺,2019,000(0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