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苗琳

石家庄市合作路小学 050000

本文系新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XH2304012)的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首先分析当前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现状,如教学方法传统等。接着探讨多种培养策略,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在几何教学中设置实际生活场景问题。采用项目式学习促进知识综合运用,像组织数学建模项目。还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最后期望通过这些策略提升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数学高阶思维能力不仅关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更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创新创造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学过程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精神。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现状、借鉴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一、分析当前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现状

第一,当前,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方法仍然较为传统。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地讲解公式,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的计算题,而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公式背后的原理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这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更无法培养诸如分析、综合、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他们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公式和解题方法,一旦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可能束手无策。

第二,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对知识的拓展深度不够。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的罗列,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对于培养高阶思维的素材相对缺乏。这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对图形的表面认识上,无法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面,题目类型往往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生习惯于解决那些有固定模式和套路的问题,一旦遇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复杂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比如在应用题中,大多是简单的数量关系问题,很少涉及需要学生进行多步骤分析和推理的题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第三,当前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核心,过于单一。评价内容大多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关注不足。这种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而忽视了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过程、创新想法等缺乏关注和评价。这导致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死记硬背,不愿意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交融,开启思维之窗

在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辨认方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校园寻宝的情境。将校园的平面图展示给学生,在图上标注出一些宝藏点,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向知识去寻找宝藏。这样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地运用方向知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分析能力。又如在学习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假设学生们要去超市购买学习用品,铅笔每支 1.5 元,笔记本每本 3.2 元等,让学生计算购买不同数量的学习用品所需的费用。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思考如何准确计算价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引领,驱动思维之轮

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在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小区居民楼的总用电量,已知每栋楼有 120 户,每户平均每月用电量是 85 度,小区一共有 5 栋居民楼,那么该如何计算小区一个月的总用电量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提问:“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常见的杯子有的是圆柱形,有的是圆锥形,那么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要制作一个容量是 1 升的圆柱形杯子,它的底面半径和高大约是多少呢?”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作共进,凝聚思维之力

小组合作探究在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索不同多边形的特点。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些多边形的模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小组成员一起观察、测量这些多边形的边、角等特征,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比如在讨论四边形时,学生们会发现四边形有四条边,内角和是 360 度等特点。在学习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比和比例”时,小组合作也很有意义。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学校要绘制校园地图,已知校园实际长 200 米,宽 150 米,在地图上用 10 厘米表示校园的长,那么宽应该用多少厘米表示呢?”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应用,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拓展深化,放飞思维之翼

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拓展深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学习冀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比如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乘法口诀中的数字换成字母,比如 2×3 写成 a×b,那么乘法口诀的规律还适用吗?”这样的拓展让学生从具体的数字运算上升到抽象的字母运算,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学习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拓展应用。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及拓展深化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不断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开启数学学习新征程。

参考文献:

[1]冯京燕.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策略[J].新课程,2023(02):15-17.

[2]王志杰.核心问题导学下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