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阮晓靓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 363212
摘要:新课标积极倡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构建,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该课程旨在通过明确的主题引领,创造一个既能够分析又能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展现出显著的积极意义,而且能够高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任务与目标。通过这一方法,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确保他们在掌握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展现出多重显著优势。首先,在课程整体性方面,大单元整体教学摒弃了零散、分散的教学内容,将其重新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合不仅增强了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还为学生提供了递进式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在学科知识融通性上,大单元整体教学超越了单一学科内容的局限,将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融入课程教学中。这种跨界的整合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促进了他们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再者,大单元整体教学还显著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而学生之间也能通过分享个人观点和看法来拓宽思路、活跃思维,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从上述优势不难看出,大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该学科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这些素养的培育需要更为完善的教学活动载体来实现。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锚定核心素养要求,精心凝练单元主题
确立明确的目标是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各个教学环节能否有序、高效地推进。在核心素养目标的引领下,大单元教学应转向多元化、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设计。教师应从整体视角出发,紧密围绕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预设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据此优化单元主题,设计富有深意和启迪性的大概念。同时,教师还需细致入微地考量课堂教学容量、知识讲解的深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知识的生成等关键因素,确保单元大主题既具有吸引力,又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单元内容和潜在的育人元素,巧妙融合多元目标,精心设置大主题。这些主题应能够引领单元内容的设计,为单元教学指明方向。
以“绿色小卫士”为例,教师应深入研读单元内容,以教材为蓝本,提炼出富有启发性的单元主题。如通过“小水滴的诉说”激发学生对保护水资源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节水意识;通过“空气清新是个宝”展示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清新的空气;通过“我是一张纸”让学生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资源的宝贵,从而树立节约用纸的观念;而“我的环保小搭档”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与升华,指导学生将低碳与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二)构建真实生活情境,以任务激发思维活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愈发重视情境式、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感知、理解和运用知识,进而促进其基础能力、情感体悟以及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教师可以围绕大主题精心构建一个贯穿始终的情境,巧妙融入生活、文化等资源,营造出真实可感的氛围,并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了深化学生对大主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小话题来延伸情境,通过多视角的解读和多层次的探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主题内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整合生活元素和社会案例,创设出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促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以“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为例,教师可以紧扣“家乡文化”这一主题,通过微课等智能化手段生动展现家乡的习俗、非遗文化等,瞬间点燃学生探索家乡文化的热情。随后,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家乡的特色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这些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单元内容的学习和探究。
(三)融入学习工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与要求。作为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应充分发挥其辅助和推动作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并在深度学习中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研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要求时,教师应秉持现代化教学理念,积极借助各种学习工具来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些学习工具的引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多种学习工具可供选择。例如,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将整个大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此外,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它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来辅助学习。
三、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深入探究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意义及其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以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确保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孟军.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4(4).
[2]朱海英.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班主任,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