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作者

张真益

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班级的整体氛围。因此,文章以高中学困生表现和形成原因出发,提出高中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转化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需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并将理性和柔性方法结合起来。而就实际班级管理的情况来看,部分班主任缺乏对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未构建一套科学化的学困生转化方法,这就导致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影响最终的开展效果。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班主任,应形成公平教育意识,尊重与平等对待班级中的学困生,并倾尽自己全部力量去转化学困生,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中学困生的表现

第一,缺乏上进心。很多学困生缺乏学习意识,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甚至有些学困生直接放弃学习,这都是缺乏上进心的表现。第二,缺乏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例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 不会主动思考、交流等。有些学困生甚至沉迷于上网、抽烟、喝酒等,没有将心思投入学习中。第三,基础薄弱。许多学困生学科基础薄弱,且夯实学科基础的兴趣不足。第四,逆反心理较强。许多学困生都不服从教师、家长的管教,甚至常常与他们对着干,这是他们逆反心理的体现。

二、高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人因素。一般包括学困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等,这就导致他们学习十分吃力,甚至完全无法进行学习[1]。

第二,家庭因素。一般包括亲子关系不好,家庭环境不和谐;家长教育理念落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

第三,学校因素。包括学校未建立高质量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不够创新,造成学困生数量较多,学困生转化难度较大。还包括学校过于注重学生成绩,所有工作都是为学生成绩提升而服务,这就导致校园氛围极为沉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其学习兴趣与效果[2]。

第四,社会因素。如社会中部分行业崛起很快,对学历要求不高,如直播行业,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并不一定能带来金钱,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工作。

三、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一)给予充分的赏识与信任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赏识与信任是班主任给予学生最大的激励,可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因此,班主任在转化班级中学困生的过程中,不能再采取强硬的方式来镇压学生,这样更容易引起学困生的反抗,既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容易增加学困生的转化难度。在实际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更具艺术性管理方法的运用,如赏识、信任,这样学生才可以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付出和期待,使其更信任和喜爱自己的班主任。如此一来,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难度大大降低,自然可以增强转化学困生的实效性。

在具体运用赏识和信任方法时,班主任应多观察班级内学困生,发现每个学困生在学习上独有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赏识和信任,激励学困生充分发挥自身独有的学习优势,实现成功学习。这样,学生能够形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才会朝着教师预期方向持续努力,不断取得更大进步。需注意的是,对于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班主任不能纵容,而是要给予正确引导和约束,使其进行更加规范地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充分利用同辈帮扶方法

同辈帮扶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的行为。相较于班主任,高中生之间的话题更多,经历也更加相似,通过相互帮扶,更容易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转化学困生时,应尝试运用同辈帮扶方式,在班级内建立帮扶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班主任担任着数学学科的教学,可以先针对数学学困生建立帮扶机制。首先,教师按照班级内学困生的数量来决定帮扶小组的数量,如班级中有10个数学学困生,教师就可以创建5个同辈帮扶小组,每个帮扶小组中包含两名数学学困生,还包含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中等生等,构建合理的同辈帮扶小组。然后,班主任选出各组的组长,后续只需要定期询问组长或是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即可。通过帮扶小组的建立,让优秀学生重新梳理已学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让数学学困生认识到同学是不求任何汇报的情况下来帮助自己,若自己不努力,对不起的不止自己,还包括他人。

在数学学科中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后,班主任可以将这种经验分享给其他学科教师,在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对班级内学困生的转化效果。

(三)充分进行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环节,它们之间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转化学困生时,班主任除了需要与同学、任课教师合作外,还应与家长进行充分合作,以更好提升学困生转化成效[3]。

在具体合作时,班主任应先针对学生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提高家长对学困生转化的重视程度。其次,班主任还应指导家长多关心和支持自己的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班主任需要定期提供给家长关于家庭中转化学困生的资料,帮助家长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家庭中带领孩子学习的能力。相信在家校的共同合作下,班主任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开展会变得事半功倍。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任课教师,也是班级管理者,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所以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借助充分赏识与信任、建立同辈帮扶小组、家校合作等方面的措施,积极提高学困生转化效果,进而帮助班级内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通往人生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郑兴海.让每一粒种子都有萌发的动力——从 班 级 管 理 案 例 谈 学 困 生 的 转 化 [J]. 现 代 教 育 , 2016(8):64.

[2]杨廷婷.小议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6):216.

[3]白垚 .亮点切入,群策群力——班主任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具体管理策略实施[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 志(学生版),2019(3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