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邢健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 110021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一教学任务,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们将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挑战,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健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就。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需深入钻研教材精髓,同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且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通过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教师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课程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难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他们的探究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还存在困惑。这样的信息反馈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课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自主学习也是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效果不佳,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学因其内容大量涉及数字、符号和公式,往往显得相对枯燥和单调,缺乏足够的趣味性。而小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图片、视频等视觉元素的兴趣通常远超于单纯的数字和公式。因此,当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时,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将学习任务更多地交由学生完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需要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课堂环境,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欲。为此,教师应当积极着手于课堂环境的改造,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开放、鼓励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深入地进行自主探究。
以学习“圆”这一特殊图形为例,该主题既重要又充满挑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引入更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学习内容。在改造课堂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利用圆形图案、圆形物体等元素来装饰,营造出一种与“圆”密切相关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圆形学习材料,如圆形纸片、圆规、量角器等,鼓励他们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感受和理解圆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与圆相关的问题,如“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如何测量圆的面积?”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寻找答案。
(二)加强教学导向,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路径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通过精心的教学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抓住学习要点,从而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因数与倍数”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这是一个既基础又重要的数学概念,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先提问:“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两个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何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又如何确定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关键点上,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可以通过分发苹果来演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这些数学原理。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明确学习的方向,抓住学习的要点,还能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设备作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实现许多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加黑板模式,信息技术不仅节省了板书时间,还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以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圆柱、圆锥等图形以动态、可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变化,思考其内在的数学规律,从而深化对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不仅要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占英.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家长,2021,(26):26-27.
[2]南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2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