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探讨

作者

李霞

13018419860709302X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其影响,并详细分析了生态工程措施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通过介绍生态农业、科学施肥、生物降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工程措施,本文旨在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措施;生态农业;科学施肥

引言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土壤、水体和农产品受到污染的现象。这种污染具有来源分散、排放随机、影响面广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成因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结构破坏,同时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此外,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当,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农民往往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二是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释放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同时污染土壤和水体。三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

2.1 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实践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广生态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合理规划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引进和研发生态农业技术,如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2.2 科学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

科学施肥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具体措施包括: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实现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供给。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壤进行精准检测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提高施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和评估,及时补充和调节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2.3 生物降解技术在农药残留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生物降解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农药残留和农业废弃物。具体措施包括:

筛选高效降解菌种: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高效降解农药能力的微生物菌种,通过人工驯化和培养,提高其对农药的降解效率。

推广生物降解菌剂:将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种制成生物降解菌剂,用于农田土壤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降低农药残留和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风险。

加强生物降解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对生物降解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效果,同时加强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生物降解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

2.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措施包括:

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通过堆肥发酵、沼气生产等方式,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方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减少秸秆焚烧和堆放对环境的污染。

探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探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如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排放。

3、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效果与挑战

3.1 实施效果

生态工程措施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推广生态农业、科学施肥、生物降解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改善了土壤和水体的环境质量。同时,这些措施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面临挑战

尽管生态工程措施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农民对生态工程措施的认识和接受度有待提高。部分农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程度较高,对生态工程措施缺乏了解和信任。二是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成本较高。部分生态工程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民的经济负担较重。三是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效果受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工程措施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推广生态农业、科学施肥、生物降解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工程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和危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生态工程措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生态工程措施的认识和接受度;同时,还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降低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成本;最后,还应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治理力度,共同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本文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通过介绍生态农业、科学施肥、生物降解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的应用和实践效果,旨在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生态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郎义,张义会,陈秋琎.镇雄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05):71-74.

[2]王翠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目标与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3):43-44.

[3]兰茜,杨青娟,伍丽萍.基于三生理念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措施多功能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14):153-156.

[4]李加生,李会华,罗兰等.云南新平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48+50.

[5]聂梦丽,罗希,刘亮等.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4):34-35.

[6]林灵,许诚,徐以佳.潜山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