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作者

葛敏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和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语文技能。学生在活动中通过阅读相关文本、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报告、进行口头表达等方式,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例如,在以 “春天”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阅读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进行关于春天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写作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社会调查等,提高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以 “环保”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垃圾分类调查、环保宣传活动、制作环保手工等,通过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主题明确,具有针对性

活动主题应紧密围绕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主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主题,如 “动物世界”“我的家庭” 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挑战性的主题,如 “科技创新”“历史文化” 等。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样,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实验探究、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例如,在以 “童话故事”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编写童话故事、进行童话故事表演等。

(三)注重实践,强调体验

活动要注重实践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以 “家乡美食”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食街、采访美食制作人、品尝家乡美食等。

四、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活动主题

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征求家长意见等方式进行,确保主题具有吸引力和可行性。例如,在学习完《桂林山水》一课后,可以确定 “美丽的自然风光” 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更多的自然风光。

(二)制定活动方案

在确定活动主题后,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评价方式等。活动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

(三)组织活动实施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四)进行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要客观、公正、全面,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五、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一)引导者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实施和进行活动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者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三)评价者

教师要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要客观、公正、全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六、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成果性评价

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如调查报告、手抄报、作文等。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成果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多元化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多元化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七、结论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将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遵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注重实践、评价多元等原则,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作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1 年版)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2023 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2023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2024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5.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23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杨九俊.《小学语文教学概论》(202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7.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2021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8.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2023 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文系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研究课题“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WK20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