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策略

作者

何艺

合肥市竹溪小学少荃湖校区

引言

当今时代的发展中,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方向指导,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数据分析能力是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如何将数据分析能力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所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六年级“统计与概率”为例,探讨小学数学培养数学数据分析能力的策略,积极落实新课标有关要求,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必要性

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数据分析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基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其次,数据分析能力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基于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学会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再次,数据分析能力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与概率”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维度

(一)基于核心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其中“统计与概率”作为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课程内容,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核心目标进行明确,以此为立足点优化教学设计,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结合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概率问题,如“班级中不同血型的分布情况”“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借阅频率”等,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图表形式展示内容。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分析的具体应用价值。

(二)重视情景创设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单元导语,可以帮助教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学习思路的设计,那么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便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中可以将购买彩票作为情景完成创设,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引入。具体而言,在上课之前可以结合学生人数完成相应彩票的购买,课程开始时引导学生刮开自己的彩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彩票中奖和概率相互关联,完成知识的有效引入,并通过随机事件、随机概率等名词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此为立足点开展正式教学。具体如下表所示:

另外,在教学中也可以将教学活动作为切入点,验证不同方式的记忆效率。以此开展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机选择30 名学生,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人数为 15 人。其中,第一组可以采用 A 记忆方法开展知识的记忆,而第二种方法组则采用B 记忆方式进行知识的记忆,然后对两组学生的记忆效率进行测试对比,以此得到数据信息。

三、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策略

(一)立足实际提升师资力量

以新课标为立足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要积极参与研讨会、培训活动等,了解数据分析的实践与理论,例如通过学习如何运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掌握基础软件操作,提高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可以为实践教学提供重要支持。其次,学校要鼓励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形成高质量的教研团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反思、集体备课等方式相互学习借鉴,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最后,教师需要将数据分析能力与日常教学相互结合,将这一思想理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以上实践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同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与指导,让学生成长为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二)鼓励互动助力思考理解

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使其能力素养得到强化。为此,教师需要创设具有互动性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讨论。例如,在以“学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收集不同类别图书的借阅数据并进行分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要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实践操作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数据结果进行展示。基于这种互动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与价值。另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动白板、在线交流平台等,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实时分享自身的发现观点,并利于教师第一时间进行指导反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分析技巧,实现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创新方法合理运用工具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班级学生运动喜好”的调查项目,让学生在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同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如在线统计工具、数据可视化软件等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先使用简单的图表软件引导他们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展示,然后逐步引入更高级的统计分析软件,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如此,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分析的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必要性,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师资力量、鼓励互动学习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数据分析学习体验。基于此,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郭欣钾 , 杨军 . 积累统计经验,培养数据分析能力——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J]. 阅读 ,2024,(15):43-45.

[2] 祁虹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J]. 理科爱好者 ,2023,(06):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