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济发展建设思想
马福群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介绍:马福群(1975-)男,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枣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刑法学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走向疲软,世界各国都在疲于应对各种经济问题,经济纠纷,加之全球的政治热点事件、地缘政治摩擦等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极不稳定的金融风险等也对建设开放型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部分国家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全球化带来的祸端,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这是“中国威胁论”的严重后果,是一种来自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威胁。无论从中国的历史还是现在,亦或者放远将来,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并不矛盾,中国的发展并不妨碍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部分国家领导人或学者蛊惑人心的借口,是长期觊觎他国发展果实,以邻为壑的深刻表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奇谈怪论,这也是世界经济新秩序未建立起来之前的杂音之一。新时代经济思想以一种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姿态,正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伟大构想,以深邃的眼光和高超的智慧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真诚和努力。
关键词:新时代 国际经济 新秩序
(一)正视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奋斗的结晶,同样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当今经济全球化仍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我国从不否认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与世界各国互惠、共同谋求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也从不讳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和贸易保护主义风起云涌,通过不合理的贸易战等不合时宜的方式遏制、打压、阻止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的准则,肆无忌惮的汲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2]中国一直以合格的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中国在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负责的同时,极力推进中非国家间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经贸往来,助力非洲国家的建设。中国将坚定不移同非洲国家紧密配合,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减贫、发展等全球性挑战,一道参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定,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中国坚持参与金砖国家会议,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可并为新兴经济体在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行为助力。
虽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并且这些挑战很难得到精准的预判。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停下脚步,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同各自发展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4]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一定要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对自己的国家做新的定位,找到自己在国际经济变革中扮演的角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将一以贯之地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为己任,一以贯之以合作共赢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中国的发展并不威胁世界,中国的发展一定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的强大一极,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做大全球经济蛋糕。
(二)首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助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带一路”的首倡国,习近平总书记是“一带一路”的首倡者。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经济发展价值和国家间的友谊正在为世界所认同。“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创建一个公平互惠的贸易环境,有效的贸易支持对于改善沿线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做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5]可以说,“一带一路”开辟的新的国际间经济合作方式是现代新的国际间经济互促发展方式,“一带一路”以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及其以一点撬动全球经济发展全局的现象,成为了解决当代经济全球化动力不足的一种手段,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现阶段,大家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取得的进展,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各国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发展。[6]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作为与其他国家互惠的一种方式,争取互利共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与“一带一路”发展适应的,是有利于为当代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的开发机构。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既可以成为盘活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也可能成为搅动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建和发展对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目标上是为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上是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民生问题。可以说,“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未来世界经济的一种长远规划,它们的出现,可以让众多的内陆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口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妙手把脉人类未来,高瞻远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类共处于同一个世界之下,为着共同的命运而奋斗。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对于世界来说都是进步,每一个民族的落后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7]在经济领域也同样如此,妄图以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来遏制一个国家发展,汲取他国发展的利益,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不负责。今天的世界,金融治理混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频发,携手全球金融治理显得遥不可及、构建健康、公正和谐的全球经济也因各种国际性问题遥遥无期。如何解决全球增长动能问题、如何解决南北发展差异问题、如何解决贸易壁垒问题,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治理的常态化、健康化,正在考验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及其治理者。逐渐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增强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增强处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能力,是每一个现代国家应该具备的经济应对能力。世界各国要逐渐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改变过去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碎片化的现状、找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律,开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坚决打击跨国性经济犯罪,引导世界经济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工商界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力量,是推动改革、发展、创新的主力军。[8]要更加推进全球工商业界的交流,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作为一种常态,争取将全球各国融合成为一个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治理不仅具有国内的全局性眼光,而且还具有长远的国际眼光,以一种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智慧引导着中国的发展,以一种自信和超群的思维牵引着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以一种共利益和共命运的姿态为世界经济助力。新时代现代化的经济思想的独特性和思想性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世界经济走向中国最本质性的解释,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充实的最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2年6月11日。
[2]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2年9月4日。
[3]习近平.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在刚果共和国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9月30日。
[4]习近平.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2日。
[5]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4月27日。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人民日报.2022年5月16日。
[8]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2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