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施工质量关键点
罗景 冯淑勇 何向军 于旭 陈永浩
1.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2.河南春潮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立大医院,特别是新建项目的规模迅速扩张,医用气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影响使得医疗机构在氧气供应方面暴露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氧气供应短缺问题愈发严重,这无疑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疫情期间,许多医院因氧气供应不足而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救治效果和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因此,医用气体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仅需要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还需加强应急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以确保在类似疫情等紧急情况下,能够稳定、高效地提供医用气体供应,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81
0 引言
医用气体系统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基础设施,其管道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以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健康。
1 医用气体的构成
1.1 医用供氧系统
医用供氧系统的施工是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它通常依据医院的具体需求和条件,通过汇流排、液氧系统或制氧系统三种主要方式来实现氧气供应。在医用供氧系统的建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供氧系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对于液氧系统,安装时必须确保液氧储罐和汽化器置于户外,并与建筑物及道路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以防火灾和爆炸风险。同时,要严格检验所有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性和稳固性,配备安全阀、压力表及温度监控装置等安全设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对于小型医疗机构而言,选择气瓶汇流排作为供氧解决方案更加经济实惠。在安装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气瓶储存区和气体输送管线的布局,设置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紧急关闭机制,以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当医疗机构需要大量氧气供应而无法采用液氧系统时,安装制氧机是理想的选择。在施工阶段,必须确保设备安置地点恰当,设备与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且结构稳定。此外,还需要对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精确调整和持续监控,以确保输出氧气的品质和供应的连续性。总体来说,在医用供氧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兼顾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以充分满足医疗机构的氧气需求,并保障系统的整体效能和操作效率。
1.2 医用压缩空气系统
医用压缩空气系统的施工是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关键区域,包括急诊部门、门诊、病房、重症监护室(ICU)、急救区、手术室、牙科治疗区、雾化治疗室及供应房等,对于确保各类医疗器械的平稳运行和医疗任务的顺利完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用压缩空气系统的施工核心在于空压机的安装与调试。空压机通常被设置在站内室内,负责进行空气压缩工作。紧接着,压缩后的空气会经过一系列精密的处理流程,包括干燥、过滤和缓冲,以确保为临床应用提供的气体具有稳定的压力界限和卓越的品质。为了确保医用压缩空气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在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所有管道和阀门的连接都应经过严密的密封性测试,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气体泄漏。同时,空气压缩机及其配套设备应定期接受维护和保养,不仅是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1.3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是医院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施工质量和功能实现直接关系到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该系统主要由真空泵、汽水分离器、负压储气罐、过滤器以及排污罐等核心组件构成。医用压缩空气及相关医疗气体系统施工中,合理布局与正确安装各部件至关重要。真空泵应便于维护,减噪减振。汽水分离器、负压储气罐需严格按标准安装,确保系统稳定。过滤器需严审严控,保证气体质量。细致施工保障系统高效运行与长期稳定。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高效的抽吸功能,用于吸附病人的痰液、术中的脓血等污物,以维持医疗环境的洁净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确保系统的抽吸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并能够满足医院各科室的需求,如病房、急诊室、抢救室、麻醉室、检查室、门诊部以及牙科治疗室等。为确保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稳定运行和患者安全,需注意:(1)密封性测试:安装后严格测试连接管道和阀门,防止气体泄漏。(2)定期维护:建立维护制度,清洗过滤器、检查排污罐,更换老化部件。(3)操作培训:培训医护人员熟悉系统功能、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确保安全高效使用。
2 施工建设标准
为确保医疗气体系统能够平稳并安全地运行,我们有责任严苛地管理和监控多个核心步骤。这涉及到仔细的系统架构,旨在确保各个组件和功能都经过周全的规划和配置;需要精准地挑选设备,确保其与系统的真实需要相一致并保证其工作效益;也要重视材料选用,选用高质量的材料,以确保整个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使用。除此之外,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寿命。在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中,必须参照相关标准来执行。其中,国际标准ISO7396-1:2016和国内标准GB50751-2012是两个重要的指导文件。值得注意的是,GB50751-2012标准已经在2021年10月被立项转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这体现了国内对于医用气体系统安全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和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作为医疗设施中不可或缺的II类医疗器械,其安全性和效能至关重要。因此,它们不仅需要满足通用的医用气体系统标准,还必须遵循YY/T0186-94与YY/T0187-94这两项特定的行业标准。
3 施工单位要求
为了确保医用气体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系列严格的资质。这些资质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这是生产医疗器械的基本门槛,证明了施工单位具备生产高质量医疗器械的能力;同时,各项医用气体系统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确保了施工单位有资格生产和销售特定的医用气体系统产品。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持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GC2级及以上),这表明其具备对复杂气体系统进行专业安装、改造和维修的资质和能力。同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是施工单位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认证证明了施工单位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更进一步地,施工单位还应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以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同时,对于项目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其生产商必须持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这是压力容器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保障。需要强调的是,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参与医用气体系统的相关项目,这是确保系统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措施。在材料选择方面,管道材料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和相应的检测报告。特别推荐使用无缝铜管或无缝不锈钢管,这两种材料分别应符合YS/T650-2020和GB/T14976-2012标准,并满足相应的最小壁厚要求,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强度和耐用性。所有用于医用气体系统的附件,如阀门、连接件、仪表等,都应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可能影响系统性能和安全的油脂和杂质。对于不锈钢管,还需要进行酸洗钝化、彻底清洁并妥善封装,以确保其在使用前的洁净度和性能。从抑菌效果的角度考虑,无缝铜管因其天然的抑菌属性而被视为更佳的选择,特别是在对卫生条件要求极高的医用气体系统中。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管材下料与焊接工艺
为了保证管道内的洁净度,医用气体管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除油、清洁处理。这一步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清除钢管内外表面的油污及其它杂质,为以后的安装与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洗完毕后,管路两端均应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管路的密封性及清洁度。小管径医用气体管道施工时,推荐采用套管承插焊接方式。该焊接方法既保证了密封性能,又降低了焊接变形。焊接时要用惰性气体保护,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管内壁因高温氧化而生成碳渣。采用惰性气体可有效地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缝清洁度及强度。焊接结束后,焊缝内表面要保持干净,不留有氧化物,碳渣或其它杂质。要达到上述目的,除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外,焊接后还要仔细检查并清除焊缝。同时,为避免后续施工对焊缝造成污染,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必须在现场对焊缝进行抽检.抽检比例设定在0.5%,也就是每200根焊缝中就有一根进行抽检。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系统的焊缝抽检数量不应该少于10个。这种频率、次数的检查,不仅可以确保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而且也不会给施工造成太大的负担。对不锈钢管焊缝,除常规抽检外,还要采用射线检测。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出焊缝中存在的裂纹、夹渣等缺陷,对保证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线布置上,医用气体管道应尽量避免与易燃、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管道共用管井。为确保医用气体的纯净度和安全性,应将其敷设在专用的管井内。
4.2 管道接地
为确保医疗环境中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医疗房间的医用气体管道必须实施等电位接地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电击风险。接地导线的材料应与管道材质相匹配,采用金属板作为导体。尤其对于进入洁净手术室的医用气体管道,防静电接地措施至关重要,接地电阻应严格控制在10Ω以内。对于室外埋设的医用气体管道,其两端均须设置接地点。若埋地距离超过80m,则需在埋地前后的部位分别进行防静电接地处理,确保安全无虞。
4.3 管道标识
医用气体管道标识应至少包含气体的中英文名称、气体的颜色标记和标有气体流动方向的箭头,管道标识的长度不小于40mm,不同系统的管道应有明显不同的识别标志以便于区分。标识的颜色要符合《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第5.3.3条的要求。医用气体管道标识应沿管道的纵向轴、以不超过10m的间隔连续设置,标识文字高度不应小于6mm。在管道穿越的隔墙或隔断的两侧均须设置标识,立管穿越的每一层都要至少设置一个标识,管道的三通或与其他管道的交叉位置也应设置相应的气体管道标识。
在医疗设施中,医用气体管道标识的设置对于保障设施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沟通效率与准确性,标识必须清晰展示气体的中英文名称、颜色以及流向箭头。标识的长度应不小于40mm,以确保其清晰可见。对于不同系统的管道,应采用不同的标识进行区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并保障安全。在选择标识颜色时,应遵循《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第5.3.3条规定。沿管道纵向,标识应每隔10米设置一次,且文字高度不小于6mm。在特定位置,如管道穿越隔断两侧、立管每层、三通或交叉处,都必须设置标识,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导航和操作指南。
4.4 管道附件
医用气体管道附件,如阀门和减压阀等,对于保障医疗气体系统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附件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在选择阀门时,推荐使用铜或不锈钢通径阀门,因为这两种材料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可以确保阀门长期稳定运行。阀门的焊接端应配备短管,以便于与管道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增强密封性和强度。法兰,作为管道及其配件连接的核心组件,其制造材料应与管道的材料保持匹配,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密封功能。在考虑垫片选择上,建议优先考虑金属材质,这样有助于实现更加优秀的密封效能与长久耐用性。在挑选减压阀与安全阀的时候,建议使用脱脂铜或不含不锈钢的封闭式全启结构。这款阀门不仅具有出色的密封能力,还有快速响应的性质,这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
5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5.1 大型综合医院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优化
大型综合医院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医院的供养需求,在此基础上,团队对该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且科学合理的对需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最终生成了精确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施工团队对管道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同时还使用了液氮系统以及负压吸引系统。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了相应的标准,所使用到的设备符合要求,同时整个施工的过程是比较规范的,团队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的是不锈钢钢管,这样能够保证整体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在对管材进行护理时,采用了除油处理方法,在焊接过程中应用的是套管承插焊接措施,这样能够保证管道的密封。另外管道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标识和接地工作,这样能够降低电击事故的发生率,该工程项目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保证了气体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5.2 小型医疗机构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改造
项目团队对小型医疗机构的管道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原有的气体管道系统出现了老化以及供氧能力不足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团队考虑了该种问题,并且结合了医院的经济和空间等方面的条件,最终采用的是气瓶汇流排措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接口的密封性进行了测试,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改造工作在完成之后,医院的氧气供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这一工程的改造极为满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用气体系统的管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院感防控,需严格遵守标准规范进行动态监控、检测验收以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许欢,袁冬,康瑞.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3,24(4):58-61.
[2]种银保,齐悦国,唐超.医用气体中心供应系统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26(5):16.
[3]崔吉平,赵玛丽,种银保,等.医用气体中心供应系统及应急安全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6):37-39.
[4]崔吉平,赵玛丽,种银保,等.医用气体中心供应系统及应急安全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6):16.
[5]潘善伟,毕美峰.一种医用气体管道运行监测和控制系统:202021928310[P][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