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助力初中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策略
赵海明
汶阳镇初级中学 山东 肥城 271606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更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数学领域,运用信息科技,不但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信息科技;数学学科素养
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等能力,还涉及数字安全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大基本素养进行了概括,对各学科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设计,建立了一个层次分明、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因此,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与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的重要途径。
一、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助力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在数学学科素养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意义深远且广泛。现代信息科技为数学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观念转变得直观易懂。通过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规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助力线上线下的高效教学。信息科技还能推动着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数学教育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向人传递知识上,而信息科技则能够支持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协作学习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将信息科技运用到数学课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与动手能力的发展。在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信息科技的应用则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信息科技引入到数学学科素养培养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终生学习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品质。通过信息科技与数学教学融合,学生可以有效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与运用的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助力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助力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已成为助力初中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工具。信息科技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助力初中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并结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举例说明。
(一)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数字化学习环境就是运用信息科技,为学生营造一个集视觉、听觉、动手操作于一体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进而促进其对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初中数学“基本平面图形”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并结合动画演示图形的构成与演变。通过观察,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本质。另外,在学习“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后,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图形创造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从而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问题求解的能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现代信息科技支持下,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学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获取到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科学计数法”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借助网上的信息,寻找到诸如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与大数有关的实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大数这一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设计作业,如填空题、多项选择题等,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再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实际案例,如坡度问题的教学课件,或者下载学科网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堂中。这些网络资源不仅能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另外,老师也可以结合网上的资料,设计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动画、录像等,使同学们对知识有更为直接的认识。老师在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也使数学教育更接近实际,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个性化教学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需要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方式。随着信息科技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追踪与分析,以便对其进行更为准确的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部分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制作个性化的练习题库,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展,向其推送各种难度、种类的练习题。针对基础好的同学,可推出拓展习题,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推出一系列的基础习题,帮助其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指导。通过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和进展,并与教师、同学即时沟通交流。这样既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要,又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这些数据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反馈和指导,有助于他们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要关注信息科技在数学学科素养培养中的潜在问题,如信息过载、技术依赖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信息科技在数学学科素养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朱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J].数学之友,2024,(10):63-64.
[2]沈正浩.新课标导向的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23.DOI:10.27280/d.cnki.gsdsu.2023.0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