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设计与施工

作者

黄君胜

固原市鸿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 固原 756000

1、工程项目基本状况

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项目属于团结村移民致富提升基础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工程建设期间,累计改建的乡村巷路共有 27 条,长度达到了 13,560.76m。道路的红线宽度则分别为 12.4m、12m、9m、6m、4.5m 以及 4m 。本次工程建设的投资概算总计 1444.42 万元,工程总费用、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用分别为1280.2 万元、90 万元、68.78 万元。本次工程建设所在的团结村便是早期移民搬迁所形成的村庄,常住人口总数量为 2276 人,并且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年久失修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该工程项目建成之后,将会对村内的道路体系进行调整以及优化,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条件保障,本次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道路改造项目技术指标

2、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设计要点

2.1 现有道路基本状况及拆除

在本次工程建设规划期间,施工单位通过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最终发现均为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并且原有的路面随着团结村建设以及发展,经过 20 余年的持续运营,道路路面出现明显的错台、断板这类病害,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出行,并且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着严重的破损问题。在本次道路改造规划设计期间,选择对所有的水泥路面全部进行拆除清运。

2.2 道路基本的平面设计

施工单位选择结合现有道路布局,针对道路的平面走向以及中线控制坐标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原有团结村内其他建筑工程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次工程规划改造设计的 27 条道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累计长度达到了 13,560.76m。本次工程设计所提到的1 号、3 号、4 号路和24 号路,道路中线包括了直线以及圆曲线两个部分,除此之外其他道路的中线均保持直线状态。

2.3 道路的横断面以及纵断面改造设计

本次工程建设单位位于团结村,全部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形式。本次工程建设的 20 号楼路面宽度为 6m,并且在两侧设置了人行道宽度为 3.2m 。5 号路、10 号路以及 22 号路的宽度均为 5m,在 5 号路和 22 号路的两侧设计了相应的人行道,3 号以及 4 号两条道路的宽度为 3m,除此之外道路的宽度均为 3.5m。本次工程建设改造的道路全都是工程路网中的乡村巷路,人行道以及路肩的横坡单向分别向内 1.0% 、向外 1.2% 。一块板以及两块板车行道路拱坡分别为单向 1.0% 以及双向1.5% 。本次工程建设的横断面具体如图1 所示。其中横断面(二)和)(三)分别适用于本次工程建设的10 号路以及5 号路、22 号路,横断面(四)适用于 20 号路,其余的工程道路在改造规划设计期间则是使用标准横断面(一)的形式。

图1 道路横断面示意图

2.4 道路交叉口以及路基路面设计方案

在本次工程项目的改造规划设计期间,交叉口通常都是以改进道路之间的交叉口以及改进道路、现有道路的交叉口为主要形式,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附近的勘察数据,最终确定使用平面交叉形式[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基规划设计期间,路基的基底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路床的压实度。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具体状况,针对土地压实的具体分层厚度、施工器械类型、碾压的次数等进行调整以及优化,确保能够满足现有的标准要求,路基的填方边坡比和路基的挖方边坡比分别为 1:1.5 以及 1:1。

施工单位严格遵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文件中的具体支路要求进行路基压实工作,在客观调查工程现场的土地类型、温度以及湿度等条件的情况下已经确定了用于基底压实的机具类型以及碾压次数等多方面的数据。

同时,在本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设计期间,面层的水泥混凝土需要针对不同龄期的水泥材料进行强度的检测,具体的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面层水泥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强度

本次工程的 20 号路选择使用两块板面路,其余的所有道路均为一块板面路。前者的道路路面宽度为 6m,板块板的宽度均为 3m,板的长度则是 4m,其余道路的路面宽度则是分别为 5m 以及 3.5m 。本次工程建设的所有水泥混凝土面以新建标准为基础,不同的路面顶层实际弯沉值如表 3 所示。表面土基实际弯沉值的验算结果需要在最为不利的施工季节进行检测以及验算,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测季节确定影响系数进行换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本次工程建设的主要检测标准。

表3 路面弯沉值验算结果

对于本次工程的路面部分施工而言,其具体的内容是以底基层、基层和面层工程为主。同时在陆地的土石方以及中小型的构筑物完成工程建设之后,需要立即进行路面的工程建设,但需要在工程改造设计期间,针对施工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尽可能地规避在雨季进行施工 [2]。路基部分的施工设计都是以机械化施工方案为主,需要由施工单位在提出完善施工组织计划的前提下,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取土以及弃土施工。在雨季施工环节,需要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边际冲刷的问题,考虑到本次工程建设涉及较多的平面岔路口,需要在相应的位置设置临时警告标志。

2.5 路面的管涵设计

针对本次工程项目建设中的 17、18 以及 19 号的改造道路而言,根据已有道路的过水利渠修建了1m 左右的钢筋砼圆管涵,并且路面现有的管涵损坏相对较为严重,长度较短,无法满足本次道路改造规划的基本要求,为此施工单位针对原有的涵洞需要全部进行拆除新建。在工程规划设计期间,钢筋砼圆管涵单个管节使用 C30 混凝土以及 HPB300以及 HRB400 的钢筋材料,在基底的端节部分使用了 M10 浆砌片石作为基础,施工厚度为 30cm,帽石部分则是选择使用 C25 混凝土,管涵的八字墙、洞口铺砌等多个部分同样使用 M10 浆砌片石,端墙以及基础部分则是使用了 M15 浆砌片石作为主要施工材料。本次工程建设所用的混凝土以及浆砌片石等材料完全符合新规范的强度等级要求,而其他方面的材料要求则需要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文件需求。

在本次道路改造规划设计期间,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现场的具体状况,已经确定改造的27 条道路基本状况,并且针对其中的路基、路面、道路交叉口等多方面的设计要点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确定了所用的混凝土、砌浆片石、钢筋等方面的材料要求。在工程建设期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程质量能够满足现有的标准要求,并且工程的施工效率也能够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奇仁 .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设计 [J]. 江苏建材 ,2024,(05):75-76.

[2] 黄家骏 . 新时期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设计研究 [J].工程技术研究 ,2023,8(1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