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注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

康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东鹤沙学校201317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算能力则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前六年级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运算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运用运算策略的能力等。因此,探究有效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数学核心素养,作为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备受关注。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然而,当前六年级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缺乏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制约了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六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六年级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运算掌握不牢固

六年级学生在进行基础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常出现计算错误,反映出基础运算掌握不牢固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低年级时未能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或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练习和巩固,导致对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进行复杂运算时,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影响整体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以具体的学生数学错题为例:

1.分数乘法:

学生错误答案:(未化简).

分析:学生在进行分数乘法时,虽然计算步骤正确,但未能将结果化简到最简形式,显示出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化简这一关键步骤掌握不牢固,缺乏“先约后积”的意识。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题目:计算:

学生错误答案:-2

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不先仔细审题,拿起笔就算,忽视了6前面的“-”号,正确解决此题需要用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的相反数。正确解法:.

3.有理数的乘方和混合运算

题目:计算:.

学生错误答案:−8−12+(-9)

分析:学生在计算3×(−4)时出错,虽然将其计算为−12,但忽视了题目本身还有一个“-”号,所以正确结果应为12,;其次,计算也错误了,忽视负数的偶次方是个正数的结论。此外,学生在最后的加减运算中也可能由于前面错误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答案。正确解法:.

(二)缺乏灵活运用运算策略的能力

除了基础运算掌握不牢固外,六年级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还表现出缺乏灵活运用运算策略的能力。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和运算情境,学生往往不能迅速选择最适合的运算方法和策略,导致计算过程繁琐且易出错。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固定的计算模式,缺乏对不同运算方法和策略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因此,在面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运算策略的复杂问题时,学生往往感到困难重重,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以简便运算为例,以下是几个学生犯错的案例剖析:

案例一: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题目:计算:99×78+78.

学生错误答案:直接按顺序计算,得出一个庞大的数字。

错误原因:在衔接教材学习中学生未能识别出题目中的乘法分配律:,从而错过了将“99×78+78”转化为“(99+1)×78”进行简便运算的机会。这表明学生在面对需要运用运算策略的题目时,缺乏灵活性和敏感性。

案例二:加减考虑先后

题目:计算:

学生错误答案:直接进行通分运算,过程繁琐且发现直接不够减的情况。

错误原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宜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相加,再选择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计算:

第一步:本题从分数的特征入手,发现21是7的倍数,

第二步:先考虑计算

正确解法:

注意到14和21有公因数7,也可以先化简后在通分,会比较简便。学生缺乏化简运算的意识,只顾低头“运算”,不知抬头来“优化”。

案例三:去括号简化计算的意识不强,只知道死磕括号里面的数

题目:计算:

学生错误解法:学生牢记小学老师的嘱咐,“有括号先算括号”导致直接无法计算后放弃了,其实发现括号内外有两个同分母分数的话,可以考虑去括号后先计算同分母分数,那么此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此题的后一个错误点就是学生很容易误解成“”,学生没有很好理解“”和“”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对于带分数的算理理解还不够透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基础运算训练,提升运算准确性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六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强化基础运算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初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精心设计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基础运算章节,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为学生的运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有理数章节作为运算能力的起点,详细阐述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乘方等基本运算规则。这些运算不仅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运算,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多样化的题型和难度层次,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扎实的运算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练习形式,如设计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运算,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在平日坚持不懈的计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二)注重运算策略教学,培养灵活应用能力

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运算规则,更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运算策略。六年级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运算策略的渗透和拓展,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运算方法和策略。以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为例,教材不仅详细讲解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还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运算策略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利用等式性质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逐渐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运算策略,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基础运算的巩固与提升、运算策略的渗透与拓展的实施,让学生在形成严格有序的算法技能过程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初中数学六年级教材为运算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相信,六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9):11-13.

[2] 冯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 2022(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