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深度融合

作者

钟嘉庆 张晓辉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秦皇岛 河北 066004

摘要: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为金课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金课建设的目标、课程思政助力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深入探讨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金课建设

“金课”建设旨在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2]。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其内涵包括:

1.价值引领:课程思政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2.知识融合:将“电力系统分析”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电气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

3.素质提升:课程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创新:课程思政推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金课建设,包括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电力系统分析”金课建设

金课建设的目标是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性的课程,课程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分析”金课建设主要目标包括:

1.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基础知识、前沿技术和实践应用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方法多样: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效果显著: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师资雄厚: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课程思政助力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1.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应深入挖掘“电力系统分析”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举例如下:

思政内容:“我国特高压技术引领国际标准”思政教学设计

(1)思政案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行业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2)与课程知识点的匹配:介绍我国电力系统概况时,借助大量数据、图片的强烈对比,回顾新中国电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通过“特高压输电”等世界之最的介绍,展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我国体制的优越性。

(3)思政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通过PPT、板书、图片、视频展示引入思政案例,通过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讨论巩固思政教学效果。

①课前导学:课前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特高压电压等级及我国特高压的发展。

②课中沟通:理解和领会我国特高压电网由“追随”到“引领”的过程。结合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分析特高压电网的优缺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③课后回顾:学生查阅资料并讨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有哪些;我国特高压设备制造是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提供的讨论结果,考察学生是否对我国的特高压发展有深刻认识,发自内心的产生民族自豪感;是否对环境保护有了深刻认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思政助力金课建设,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思政教育。三级项目实施方案举例:

(1)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研究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在掌握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及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初步具备独立查阅和综合相关资料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仿真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巩固课内知识。

通过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研讨,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专业知识的理解;小组研讨的形式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的能力。

(2)实施方案

根据理论课内容设置仿真题目,基本涵盖课本所有重要知识点,采用Powerworld软件完成仿真。每3-5个学生一组,学生独立完成所规定的研究内容,采用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式解决项目中的疑难点。学生需提交纸质版报告,并进行演示汇报。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加强“电力系统分析”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首先,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其次,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探索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深度融合路径;最后,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效果纳入教师评价范畴,以评促教、以评促改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不够的问题,存在将思政元素生硬地嵌入专业课程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团队教师集体备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方法上相互促进。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不足的问题,缺乏创新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注重对学生思政素养的考察。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价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五、结论

在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融合研究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为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慧颖, 孙占山. 以深度教学打造高校“金课”的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10):19-22.

[2]何源. 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 江苏高教,2019(11):80-84.